返回第二百一十三章 道貌岸然(2 / 2)庶帝首页

佟正则笑了笑,“嗐!这种人,我在乡下见得多了,手上有几分本事,心底就瞧不起自己老子,表面上呢,却要装得一副‘孝子’模样,生怕旁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他闲话——而且越是读书多的人,越是这样——嘿,那个词儿怎么说来着,道貌岸然。”

佟正旭也笑道,“明白了,明白了,他的老子,只能他自己看不起,旁人若是捅破了这层窗户纸,那就成‘侮辱’了。”

佟正则道,“对,对,就是这理儿,”他又嘻嘻道,“咱们就省下这份力气,待那三小子‘金榜题名’时,再热热闹闹地摆了宴席,请乡亲们来贺一贺咱们的‘佟官老爷’罢。”

佟正旭亦嘻嘻道,“对!到时,定要请那‘招女婿’上座,给咱‘佟官老爷’的爹老子敬道大菜!”

佟正则哈哈道,“咱们就给他上道‘拖煎河漏子’,再配了‘热烫温和大辣酥’来吃,保证让‘佟官老爷’满意。”

——————

——————

“拖煎河漏子”和“热烫温和大辣酥”是《金瓶梅》里面的一个梗。

西门庆喜欢潘金莲,特意跑到王婆那里吃茶,闲谈间故意问起隔壁的武大郎卖的是什么饼,王婆看出西门庆对潘金莲有意思,想讨好西门庆,就说“他家卖的拖煎河漏子,干巴子肉翻包着菜肉匾食,饺窝窝蛤蜊面,热烫温和大辣酥”,然后西门庆就说要去武大郎那里买饼。

其实这是一个隐晦而露骨的黄段子(捂脸),暗示武大郎在“性”方面不行。

《金瓶梅》第二回,“俏潘娘帘下勾情,老王婆茶坊说技”:

这婆子正开门,在茶局子里整理茶锅,张见西门庆踅过几遍,奔入茶局子水帘下,对着武大门首,不住把眼只望帘子里瞧。

王婆只推不看见,只顾在茶局子内煽火,不出来问茶。

西门庆叫道:“干娘,点两杯茶来我吃。”

王婆应道:“大官人来了?连日少见,且请坐。”

不多时,便浓浓点两盏稠茶,放在桌子上。

西门庆道:“干娘,相陪我吃了茶。”

王婆哈哈笑道:“我又不是你影射的,如何陪你吃茶?”

西门庆也笑了,一会便问:“干娘,间壁卖的是甚么?”

王婆道:“他家卖的拖煎河漏子,干巴子肉翻包着菜肉匾食饺,窝窝蛤蜊面,热烫温和大辣酥。”

西门庆笑道:“你看这风婆子,只是风。”

王婆笑道:“我不风,他家自有亲老公。”

西门庆道:“我和你说正话。他家如法做得好炊饼,我要问他买四五十个拿的家去。”

王婆道:“若要买炊饼,少间等他街上回来买,何消上门上户!”

西门庆道:“干娘说的是。”

吃了茶,坐了一回,起身去了。

王婆这里说的一大串食物其实非常微妙。

第一句“河漏子”,“河漏”,元曲、笔记里也做合罗、合饹、河捞,现在统称饸饹,河漏是北方少数民族发明的面食,源于蒙古语对荞麦的称呼“蒿乐”。荞麦即是作河漏的原料。

古代的做法是:将牛角钻孔,密缝在绸布中挖出的洞上。使用时,张开四角,悬挂在水锅之上,将揉好的面团放入牛角挤压,面从小孔挤压而出,状如粗线,落入沸水,熟后捞出,加以肉羹,便可食用。所以河漏没有有“拖煎”的做法,即便当时有,也不可能既拖又煎。

第二句“匾食”,也做扁食,指水饺、锅贴等扁平状食品。干把子肉翻包着扁食,即肉馅裹着面皮,和现在“肉夹馍”的说法同理。

第三句,饺是两头尖,窝窝是圆状。没有两头尖的窝窝。窝窝作料的蛤蜊面,不可能有这种搭配。

最后一句,大辣酥,源于蒙古语,一种用牛羊血乳酿制的浑汤酒。亦作打剌酥,答拉孙等。酒既然是“热烫”的,就不可能同时是“温和”的。

所以,西门庆说王婆子净说“疯话”(再次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