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3章 人为财死(1 / 2)立宋首页

贾政年近六十,须发皆白,却生得一身好身板,壮年时在战场上打熬出来的煞气洋溢在眉眼间,浓眉下的双目目光炯炯,龙头拐杖一杵,不怒自威,立刻让屋里的空气都变得沉重起来。

“究竟怎么回事?”贾似道看看坐在对面怒目含悲没有说话的堂兄贾宗彦,眼神逐渐阴沉凌厉,发问道。

贾长河虽然在辈分上是他的堂兄,但年纪上却大了许多,已经快要满五十了,出事的侄子贾长河,年龄比贾似道小不了几岁。

杀人越货,死的还是贾家子弟,非常严重。

死了几百人规模的截杀,一般的响马做不出来,幕后是不是有人对贾家上心动手,必须要弄明白。

“详细的情况不是很清楚,因为一起出去的,没有人活下来。”贾政转动眼珠子,看看贾宗彦,痛惜的道:“可惜长河这孩子,一向精明强干,在这一辈的贾家子弟中难得的能独挑大梁,他负责我们家在四川的产业。师宪你知道的,我贾家家大业大,这些年经营的生意不少,毕竟这一大家子要吃饭,不多挣下点钱财,万一有个风吹草动,连保命钱都没有。”

“我知道,辛苦二叔操持全盘,多亏有你贾家才有今天。”贾似道颔首道。

贾政说的,贾似道当然知道,贾家的商行遍布大宋各地,什么生意都做,什么赚钱做什么,不过最核心的生意,还是要数盐业。

贾家每一代的子弟,都会按照惯例,区分天资倾向,从小开始培养,读书行的,或者不行的,在私塾识字后于十来岁的年纪分别送到书院和商行里,严加督促磨炼。

贾似道从小就精通诗词,走的是从政的路,而侄儿贾长河,就是走的商道。

江南的海盐生意,贾家占的份额不小,各地的盐场都有贾家的人常驻,各地大小城镇里也有他们的盐栈,贩运买卖,谋取利益。

生意做大,眼光就会放得长远,光盯着江南盐业是不成的,这边大宋朝廷里伸手的多,随便一个盐商背后可能就站着宰执级别的高官,或者皇亲国戚,虽然生意各做各的,但难免会产生摩擦磕碰,很多时候不得不忍气吞声,让步收场。

所以贾政持家之后,开始把触角向中原、四川等地延伸,那边惦记着的人相对要少,风险虽比江南繁华之地要大,但利益却高,特别是从蜀地北上,贩运盐巴给吐蕃、金国等地,一趟的利润就抵得上江南半个月的收成,故而贾家把得力的族人向那边摆放,刻意经营,交好当地官宦。

贾长河,就是贾家在四川的代表,他在蜀地做盐商,已经近十年了。

金国未亡时,贾家贩卖的川盐主要是同西夏青盐的竞争,卖给靠近四川的陕西一带金人,蒙古灭了金国,中书令耶律楚材统治黄河流域的汉地,贾长河不知走了什么门路,竟然跟耶律楚材建立起了联系,在遍地烽火的战场上,安然的把一批又一批川盐穿山过水,继续运往关中地域。

白花花的盐换回金灿灿的钱,贾长河在蜀地风生水起,四川各级官宦与盐商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进一步让他坐大,虽然算不上四川最大的盐商,但从蜀地贩盐卖给北方的数量,绝对数他最多。

而贾家每年的收入里,四川盐产收益占的比例不小,家里对贾长河的看重,也就愈加的高,贾政准备过得几年,就把他召回来,放在身边在磨砺一些日子,今后贾家商业的担子,迟早会落在这个跟贾似道年纪相仿的能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