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家有一个很奇怪的现像,从毕元寿的祖父到毕元寿的儿子这一代,四代单传,都只有一个儿子,手艺传承人越来越少。在上个世纪翻天覆地的时代变迁中,兴旺了近百年的泸州各地“毕氏伞铺”渐渐谢幕,最后,只剩下分水岭这一家。
到了毕元寿这里,和许多手艺人不同的是,他不甘心让自己家族传承了三百多年的手艺在自己手里消退,相反的是,他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毕氏。于是,他尽可能地在形式上创新,将油纸伞推上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被业内称为“中国伞王”。
虽然说毕元寿主张创新,但是在伞的制作流程上,他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制伞的一百多道工序中,目前只有钻孔等几个工序可以采用电动工具,其他工序依然只能人工完成。”在带着他们参观一道道制作工序时,毕元寿介绍道。
“为什么不能用现代技术结合一下呢?”山坤很好奇。
“不是我们守旧,实在是因为有些技艺只能用传统的办法才能造出最好的。”
听毕元寿说完这句,林可凡敏感地感知到,这里一定会有一个故事。
果然,毕元寿随即就讲出了一个小故事。
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的父亲还在世。当时市面上出现了轻巧的尼龙伞,油纸伞市场一片萧条。
分水油纸伞从头到尾制作完成,需要使用上百种工具,并用分水岭当地的桐子特殊熬制成熟桐油浸泡。而这桐油熬制十分麻烦,需上山采桐子。熬制时也没有什么计量工具,一切全凭眼观手摸。一把上好的伞没有十天半个月的功夫是完不成的。
基于此,他们便想减轻工序,用松香和汽油兑成化学油。没想到这批伞卖出去后不久就全坏掉了,质量严重不过关。
这件事后,毕元寿的父亲便对他说了一句话:“不行,还是得按照祖宗的规矩来做伞,必须要用桐油,不能用化学油!”
说到这里,毕元寿抬头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一块横形木板,上面刻着一句话:规规矩矩做伞,踏踏实实做人。这是毕家的家风祖训,在毕氏制伞厂的每面墙上,几乎随处可见。
毕元寿带着他们转了一圈,最后在一个堆满了伞骨的地方停了下来,几位女工正娴熟地用白色的绳子缠在伞架上。翻来覆去之间,一根根毫无顺序的竹条和竹棍,在他们手里,很快就蜕变成了一把伞的雏形。
林可凡蹲了下来,细细打量着她们手里的活儿,若有所思。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佩服祖先们的智慧。
伞的发明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一开始用于皇家和富贵家庭。而真正在民间使用的历史是一千多年。虽然现在已有许多轻巧方便的折叠布伞,但传统雨伞的结构原理从来就没变过,换句话说,伞的大体结构在千年以前就已到达巅峰。
而我们现在沿用的,依然是千年前祖先们用智慧探索出来的东西,这一切,既神奇,又让人自豪。
“你们来,我带你们看一个好东西!”毕元寿忽然想起了什么,一脸神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