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章 入学意愿(1 / 2)我在古代教书的日子首页

“先生,有村民在打听束脩是多少?”

四方书院周围的村落,每隔几天都会有人前来打听是否有活干。不过今天不同以往,他们还向王三宝打听起书院入学的事情。

“周边村子的吗?”付子莘早起锻炼完,在书房里练字。

“是的。”他们都是熟面孔,来书院做过小工。

付子莘有些意外,四方书院离最近的村落要小半个时辰,来这里上学倒不如在村里的学堂方便。

“你让他们进来,我当面问一问,算了,还是我亲自出去吧。”书院修得太大,也有一个坏处,从付家住的地方到书院大门口,要花费不少时间。

如果让王三宝去请他们进来,一来一回够得等,倒不如自己驾车出去。

来问话的村民还在书院门口等着,他们看到一辆马车从书院内驶来,停在他们面前。

而王三宝此时还在后面一路狂奔,他还没上车先生就驾车跑了。

付子莘跳下马车,笑着问,“你们在打听四方书院的束脩吗?”

村民一直都是和王三宝接触,未见过付子莘,不知道眼前这位年轻人是何身份,“你是?”

“我是四方书院的院长。”

付子莘的话一出,惹得几人惊呼不已。

原来她就是那位神秘的女院长,和传言中一模一样,爱穿男装。

“你们村里没有学堂吗,为何不让孩子就近在学堂上学?”付子莘正在做农村教育的专题,他们来得正好,可以给她提供些数据。

“我们村虽然和其他几个村合办了一个学堂,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去。”一名自称是小湾村村长的中年男人说道。

付子莘不解,这是为什么?

村长解释道,“村里学堂能够提供的条件有限,一部分学费由村里出钱,另一部分要由村民自己承担。”

“家境富裕些的,会将孩子送进城里的书院念书;家庭一般的,舍不得拿钱付束脩,就一直欠着,平时只送点米面蔬菜。许多先生都嫌钱少,待不了多久就主动请辞。”

付子莘对于村里重视教育,能够主动承担一半的束脩这样的做法颇为认同,这不就相当于现代的社会福利吗?

不过束脩收不回来,确实很影响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度。

她又听到村长说,如今学堂里倒是有一名老先生坐班教学。

但他上课生硬古板,每次上课都叫孩子们背书,也不讲其中道理,背不上来要打手掌心。

孩子们都是村里放养惯了的,哪里受得住,第一年去了第二年死活不愿意再去。这也就导致现在学堂里只剩下两三个学生。

“所以你想把孩子送到我这里念书?”付子莘明白了村长的意思。

“就是不知书院束脩是如何收的?”四方书院建在郊外,收费应该不会太贵吧。

说实话,付子莘没有仔细考虑过束脩的问题,该收多少,还有应该怎么收?

之前赵学敏拜师,也不过是给了点银子,没有行拜师礼和收六礼束脩。后来她在学堂当算学先生,每月的银钱是林原盛发的,跟学生也没有直接关系。

“你们不介意孩子们跟着女先生学习?”付子莘没有直接回答村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