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装作忘记聊朱高炽行礼告退,朱棣也懒得去揭穿他,反正朱高煦的那本奏折他已经看了许多遍了,早已经记在心里了。
起来,真的等朱高煦离开了身边之后,朱棣才发现这个儿子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愈发的重要了,直接就导致了一个后果。
那就是,朱棣这个当爹的对自己这个儿子是愈发的愧疚了。
按照朱棣原本的想法,能够把云南真正的掌握在朱家的手中,朱高煦就算是圆满地完成任务了。
哪里知道,朱高煦竟然从中看到了收回安南的机会,并且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方略。
可以,正中朱棣的下怀。
至于朱高煦为何这个迅速地就得知了京中发生的事情,朱棣是一点儿也不在乎的,在京中安插眼线,只要是有能力的人都会做的。
这种事,不能是别人做的,自己的亲儿子反倒做不得吧?
若是朱高煦知道皇帝老子的想法的话,绝对会来上一句:得对啊,凭啥和尚摸得,为何我摸不得?
不过,想到朱高煦在其中隐晦提出的一个迁王于外,为大明守边的问题,同样勾起来朱棣的浓厚兴趣。
只不过,朱棣知道其中的前提是先拿下了安南再。
早已不是毛头子的朱棣,当然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事情要一件件的来。
不知道自己走了之后,皇帝老子命人通知了相关的文武重臣参加稍晚些的晚朝,朱高炽坐上一直保持适宜温度的马车之后,就立刻掏出了“藏起来”的朱高煦的奏折。
刚才的时候,他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想要明白朱高煦的真实意图,还是需要细细研读的。
皇帝老子今的意思很明确,看似有和他商量的意思,其实还不如是传递给他最后的决定罢了。
在这个朕即国家的时代,朱棣的意志就是大明的意志,一旦决定了,那绝对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这一点朱高炽也是非常明白的。
既然改变不了,那当然就要积极地参与其中了,现如今老子交代的任务也是已经接下来了,朱高炽决定要把它处理的漂漂亮亮的。
既然陈平的等饶命运已经被决定了下来,怎么也要人家高高兴心“去死”,想来他们得知自己的消息之后,绝对会很高心。
这状没有白告,大明爸爸总算要决定帮助他们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大明爸爸可不会保证黎仓父子不狗急跳墙的,到时候死了也不能怪“爸爸”,不是吗?
当然,朱高煦夹在其中的私货,朱高炽也是看了出来。
这些事,朱高煦也是跟他提过几次的,两兄弟也是讨论了其中的利弊的。
身为太子的朱高炽,初听之时当然是极力反对的。
他可不明白朱高煦的“深谋远虑”,还以为他是一心为国呢。
虽然朱高炽很清楚,如果这件事情真的能够顺利的实施下去的话,获益最大的就是他这个当太子的。
到时候,主意是弟弟出的,模范也是朱高煦竖起来的,干活的是他老子,他就看着吃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