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仅仅三岁的小孙孙古小龙,还将太极的易理演绎得清楚明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最先出自伏羲的《易经。
《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卦。”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两仪”指“阴阳”。《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孔颖达疏:“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金、木、水、火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
《易传共有十册,其中《系辞分上、下二册。“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出自《系辞上传的第十一章,原文为:“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卦,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准确地表述这句话的出处,应当是:《易传·系辞上传。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两仪指天地或阴阳。一些武术家借用此词来引申到拳法中,如武术家孙禄堂就将动为阳、静为阴,合称动静为两仪。
关于“两仪”,综合历代易学家的理论,计有七说:一说为阴阳,一说为天地,一说为奇偶,一说为刚柔,一说为玄黄,一说为乾坤,一说为春秋。但通常是指阴阳。
四象即为:太阳、太阴、少阴、少阳,而其又名:少阳、老阳、少阴、老阴。从数学角度论四象为:七、九、、六。从方位角度论四象为:东、南、西、北。从一年季节论四象为:春、夏、秋、冬。从人的名字论四象为:孟章、执名、监兵、陵光。从飞禽走兽论四象为:青龙、玄武、白虎、朱雀。
四象还有两种说法为:一说为:金、木、水、火。一说为:阴、阳、刚、柔。从飞禽走兽上分配四象为秦汉以后的方法,西白虎在秦汉之前称之为咸池。
后人因为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把咸池改为白虎。东吴时代的《七帝紫庭延生经里为四象起了名字。分别为:前朱雀为陵光;后玄武为执名;左青龙为孟章;右白虎为监兵。
整段话的意思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
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于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
这一理论建立至今凡两三千年,仍在为人们描述万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六合,六合生七星,七星生卦,卦生九宫,一切归十方。最初的就是最后的“圆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