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是朝中老臣,威望最高,他的敬酒相当有含量。
百官纷纷向曹操和王定敬酒,心中也在暗暗盘算,今后应该依附于谁。
曾和王允关系密切的大臣都选择了王定,以钟繇为首的世家朝臣选择了曹操,也算是都做出了决定。
“多谢诸位,只是现如今下尚未安定,本太尉认为还是有一件事情要和诸位商议。本太尉刚从雒阳赶过来,是因为在雒阳耽误了不少时间。现如今的雒阳残破不堪,百姓十不存一,实在不能再称为帝都了。但是来到了长安,我才发现这长安城也被西凉贼人毁得不成样子。”王定无奈叹气,一副悲悯饶模样。
钟繇看到曹操在用眼神示意自己,立刻站起来,道:“那王太尉的意思,是否要建议陛下迁都,定都新地?”
满堂朝臣听到这句话后,纷纷混乱起来,议论是否应该迁都。
王定眯起眼睛打量钟繇,明白了此人已经归顺曹操,要不然不可能出来给曹操助攻。
“没错,我一直在想如果陛下能够迁都豫州,必然能够带领我等一统下,让百姓再次安定。只是这新都应该选在哪里,诸位是否有好的提议?”王定浅笑,询问百官。
“我不同意迁都!大汉数百年来,不是定都长安就是定都雒阳,岂能再立新都?”
“对,我认为这样也不太好。如果迁都的话,动辄伤筋动骨,应当从长计议。”
……
很多朝臣开始议论,并不认同迁都是一件好事。当然,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迁都会影响他们的利益,谁能愿意别人懂了自己的权利、利益面包?
王定眯起眼睛,冷哼一声,转过身看向曹操,让他来处理这些不同意迁都的家伙。
曹操点点头,站起身,将那些不同意迁都的朝臣名字一一记住。
对于曹操而言,迁都对他来有更大的好处。迁都许昌,就能够快速带动兖州的发展。谁若是要在这件事情上和自己意见相左,那就是要撕破脸了。
“诸位,有谁认为迁都不好,请站出来明一下。本司空认为,迁都在所难免,这是大局。如果不迁都,雒阳和长安疲敝,又岂能让陛下一统诸侯?”曹操握住腰间剑柄,扫视堂上群臣,看看还有谁敢对迁都不满。
“曹操,王定!你们狼狈为奸,想不到你们和李傕郭汜并无两样!”一个老臣刚站起身,怒斥曹操和王定,就被两把长剑从后背穿透胸膛。
动手的人,是典韦和许褚。
他们都提前得到了各自主公的授意,谁敢第一个跳出来训斥主公,就直接将他杀了立威。
曹操挑着眉毛,想不到典韦也动手了,这就代表了王定的态度。
在场朝臣都被吓到,谁也不敢再出生。如果只是曹操动手,那还会有很多朝臣对此不满,敢于表态。但是现在就连王定都要铲除异己,两强争斗之下谁若是敢同时招惹两个人,那就是真的在找死了。
“很好,既然大家都同意迁都的事情,那选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推举定都许昌,那里是豫州心腹之地,无论是出兵还是防守,都很方便。诸位认为如何?至于长安和雒阳,则设立两位太守,改京兆尹职务,将司隶地区改设为司州,设置司州牧。”王定眯起眼睛,出了自己的计划。
曹操心中大喜,定都许昌,那里距离兖州太近,正好方便自己来掌控皇帝。皇帝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朝中六成大权就在自己手中了。
郭嘉赶紧踏出一步,抢在主公之前替他道:“如果设立司州,臣建议王太尉遥领司州牧一职,原宫中司马潘隐先生可为雒阳太守,士孙瑞先生可为长安太守。由王太尉驻军镇守司州,大汉必能兴盛!”
郭嘉推举了王定的两个属臣掌控长安和雒阳,这是还了他提议建都许昌的人情。
曹操对此很满意,朝中大事就是如此,不能只有自己一人占便宜。想要和王定和平共处,不给他更多好处,又岂能成事?
“哈哈哈,我身边有一个名士,名为田丰。田丰可代替士孙瑞先生为长安太守。至于士孙瑞先生,就让他代替我去担任并州刺史吧。本太尉既然位列三公,又岂有时间管理其他州郡?我身边还有一谋士崔琰,可代替我担任司州牧一职。”王定拍拍手,田丰和崔琰便站起身,向诸位朝臣敬酒。
他们二人提前就从主公那里得知了今要发生的事情,立刻表态自己可以担任要务。
田丰为长安太守,领兵镇守司州西部。崔琰为司州牧,掌控司州经济、官员任用和民生发展。再有李典驻军司州,必然可以再三五年内恢复司隶地区的民力,成为王定最大的根据地!
“这样也好,既然是王太尉推举的人才,那必然不会有任何问题。本司空明日上书表奏陛下,王太尉到时候也要一起上书啊。来来来,借王太尉昔日之言,今日不论朝堂政务,只谈风月乾坤,喝酒!”曹操大喜,举起酒樽痛饮。
满朝文武只能跟着一起陪酒,所有人心里都开始有了盘算,琢磨该如何站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