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小胡知道这首诗,建国后的首位总里,在那个艰难十年中,曾写下过这首民谣。
当时的那位总里,虽然舍身为国,一天工作近二十个小时,但仍然多次受到政敌的攻击和刁难。
柴小胡知道,叶振国写下这首诗,大概是有感于今天的这件事。
虽然这事已经证明,跟他当年极力引进的那个化工厂没有直接关系,但那些人当时的话,却还是深深的刺痛了他。
倒不是叶振国心胸狭窄,而是因为他一直努力的想做一个好官,所以才会那样在意群众对他的看法。
看到柴不胡盯着这首诗,叶振国放下笔。
“叶叔不必太在意那些人的话。”柴小胡安慰他道。
叶振国见柴小胡说这话,便知道他已经看懂了自己写这首诗的深意。
叶振国转过身去,眼里已有泪光。他稍稍的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又转过身来,对着柴小胡。
“小胡啊!当年我所以要引资那家化工厂,也是无耐啊!那时候,南城那一片一家最大的国有企业鲁纺倒闭了,上万的职工一下子失了业。牵涉的是四五万的人口。
这么多人一下子都没饭吃了,我不能眼看着他们饿肚子啊!”
叶振国说到这里,又有些情动了。
“那时候,我多次去他们那些下岗职工家里走访,很多人家都是几个月都没吃过一顿肉了。我也急啊!所谓饥不择食,我那时候就想着赶紧引进一家大工厂,好让这些人能找到工作,能有饭吃。”
柴小胡拿起茶杯递过去。叶振国喝了一口茶,情绪这才稍稍的平静了一些。
“可是,咱们这儿必竟不是沿海,又没什么资源优势,就只是普通的小三线,想引资哪那么容易啊!
我也想引进好的企业啊!我也想引进那些高精尖的企业啊!可是,就咱们阳城这条件,人家凭什么要来咱们这儿建厂啊。”
叶振国说到这儿,叹了口气。
因为与叶振国的一晚交谈,让柴小胡了解到,这位人前看似风光的市委书记的艰难。
第二天,柴小胡吃过早饭去叶振国办公室找他。
看门的保安因为不认识柴小胡,不让他进。好在这时候,叶振国的秘书正好下楼,看到了。
“柴神医!您怎么来了?你要有事,给我打电话,我派人去接您啊!怎么还能劳您亲自上门。”
那保安一听市委大秘,对柴小胡都要上门去接,一下吓的不轻。
“我,我不知道…”那保安想解释两句。
柴小胡向他摆摆手。“没关系,不知者不罪嘛!你也是职责所在。”
说完,柴小胡跟俞秘书上楼去了。
“柴神医有什么急事吗?”俞秘书一面在前面引路,一面问。
“不是什么急事,只是些小事。”柴小胡说。
“那您在我办公室先坐一下,书记正跟几位市长开会。”俞秘书说着,把柴小胡引到他的办公室。
柴小胡在俞秘书的办公室里等了大概半个小时,叶振国匆匆走来。
“怎么了小柴?”叶振国刚走到门口,一个四十上下的中年美妇人追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