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来,帝九诏若率数万大军北上,如此或可久守,但慕容延昭大军就会失去牵制,随时可四方攻击,到时正定路说不定就会大乱,鹿州说不定也可能再被慕容延昭攻陷。
况且,若拓跋神机往北收缩兵力,再与慕容延昭同北面魏军夹击帝九诏大军,如此重兵围攻,就算帝九诏在曹剑南军配合下,最后可能能拖延到魏军断粮,但数万大军怕要与魏军血拼殆尽,这也是帝九诏不舍的。而且,帝九诏也可能败北而前功尽弃,到时岂不是得不偿失。
所以,帝九诏最后选择了稳扎稳打,先夺回建州,压缩入境魏军占领疆土,然后再徐徐图之。就算攻不下建州,帝九诏兵力仍在,仍可以牵制慕容延昭之军,可谓安全。
帝九诏为了制造错觉欺骗慕容延昭,不仅暗自指挥曹剑南军行动,石开所领禁军及火雷营更是铁爆弹不住倾泄而出,猛攻蔡北县。
帝九诏之所以如此全心投入,一是为了让慕容延昭上当,二嘛,若真能攻下蔡北县,帝九诏自然也想攻下,只不过把建州放在第一位罢了。
慕容延昭之所以进退失据,是因为建州与蔡北县皆非常重要。建州乃西进、南下的门户,蔡北县既是沧州门户,又是北进瓦口关的通道,更是魏军退路的咽喉,本就难于判断。
再加上帝九诏不断使军极速东西连走,只引导着慕容延昭随他而动,使慕容延昭不能冷静思考,从而失去准确的判断力,才被帝九诏牵着鼻子走。
此时的火雷营铁爆弹已用完,禁军只与魏军常规大战。
两军血战之时,慕容延昭已知晓了建州魏军的情况,知道以自己之能及目前的兵力,很难攻破帝九诏亲自建立、镇守的营寨、防线,急派人通知建州魏军,让他们放弃建州,自往东退,自己之军会接应他们。
但已迟了!
裴仲殊与萧子申连破东、西城门后,裴仲殊早派得力将领率军在建州北门外设建野战工事,防守出城通道。魏军别说突围,怕要攻过护城河也不容易。
现在建州城里的魏军,若算了伤兵,应该仍有两万多人,慕容延昭自然不可能轻易放弃。见自己西援艰难,再过几日,建州城里的魏军怕就要全军覆没,慕容延昭只好邀帝九诏一谈。
经过讨价还价,双方各退一步。帝九诏令建州禁军放魏军离开,慕容延昭则率军退回到蔡北县以北,将定州、沧州一线完全交还大赵。
自豁兆凯降魏、瓦口关丢失、魏军入境以来,经过数月激战,正定路局势终于得到缓解。慕容延昭依约领军退后,帝九诏就率禁军到了蔡北县及蔡北县西北方驻扎,与曹剑南军连成一线,挡住魏军南下之路。
过了不久,大赵营里先后收到两道密函,一是给帝九诏的,禀报帝廷义已率军离开刑州南归,过了黄河返京,只让帝九诏皱起眉头,犹疑难决。
一则是给萧子申的,是一名宫城禁军步军校尉送来,说秦王府有人突然昏迷,让他速回秦王府。那校尉正是当初随萧子申平帝廷美、侯布之乱之人,立了些功,萧子申也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