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章就差你了(1 / 2)水浒之史进首页

这一个月的时间,春耕进入尾声,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各地的部队数量也得到了优化,东北和北方陆续停止了大规模的用兵。

应对西夏的战略也从一战而定的速胜变成了三步走的三年计划,所以西北的物资消耗减少,这也是因为整个大宋的粮食都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不能支持大规模的用兵。

史进对此也反思过,为什么以前动员几万人甚至十几万几十万人的战争都轻轻松松,现在各个方向想维持几万人的攻势都捉襟见肘。

究其原因还是运输能力的制约,好在江南地区还有优势,史进打算趁着今年把江南的问题解决掉。

不过史进开战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川蜀地区就发生了变乱,大理也陈兵边境,连续侵占了好几个地方。

之后广西那边也出现了苗乱,西部地区的回鹘人也有变乱的趋势,整个西部和西南陆续传来警训,这让史进的计划又不得不延后。

大理总是想从大宋身上占点便宜,历年来没少趁着大宋顾不上他的时候找事,不过史进以为有南越国的前车之鉴,他们会惊醒一点,没有想到他还是死性不改。

这种情况下史进不得不往川蜀增兵,川蜀地区的稳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这样一来原本准备用在长江以北的兵力又没有了。

而苗乱有南海舰队镇着场面,保证重要城镇不失就行,现在史进还鞭长莫及,至于回鹘人因为投靠大宋的时间最晚,所以现在见大宋政局动荡,自然就起了二心,史进也需要派兵去威慑。

如此一来,史进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到底是先收拾了江北的残敌,还是先打过江先解决了赵构,最后再收拾残局。

稳步推进的好处就是避免因为失误导致崩盘,但是坏处是给对方以整合的时间给自己下一步的行动增加了困难。

而急速推进的好处就是快刀斩乱麻,在敌人立足为稳的时候,先扫平对方,那么下一步就只剩下些小虾米不足为虑了。

坏处也有,那就是一旦出现失误,可能导致崩盘,搞不好对方就趁着你失误的机会站稳了脚跟,历史上多少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都是发生在渡江上。

这些战争都是导致了北方政权短时间无力再次南下,甚至有的还导致了整个北方政权的崩溃。

史进现在就面临这个危险的局面,看着是手握五十万大军,但是现在能抽出来打仗的也不过一二十万,还要分成五六个方向。

就像一只手掌现在手指头全伸出去了,只要哪个方向一出问题往往就会出现连锁反应。

原本以为拿下四川之后,一条战线稳定,心事少了一件,但是没有想到大理又参合了一脚,好在今年北方史进提前扫荡了一遍比较稳定,否则史进真的就举步维艰了。

这种情况下,史进不得不加快大宋禁军的挑选,适当的放宽一部分条件,争取从中再挑选出十万人用于防御,然后让梁山军能抽调出来用于作战。

禁军听到选兵的消息自然是喜出望外,通过这半年的了解,他们已经知道了梁山军不仅军饷高,而且是实发,不仅伙食好,而且顿顿有肉,每月还有好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