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4、庞恭孙(1 / 2)明月出祁连首页

由于李家一直在蜀地有丝茶和布匹方面的生意往来,李岘对于这位在蜀中做了十几年官,曾两次出任成都知府的蜀中大员庞恭孙的身世背景还是很清楚的。

庞恭孙的祖父是当过宰相的庞籍,这货按理来说应当算是京中的勋贵。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他一直在蜀地做官,起起伏伏,这蜀地的官儿几乎给他当了上遍,反正就是调不回京城,也有可能是这货太能折腾了。

庞恭孙每隔几年,准会干一回开疆拓土的事,把黔地一个土人治理的羁縻州并入大宋的治理范围内,这也是李岘比较佩服他的地方。这些年来黔州、播州、南平军、夜郎、珍州和遵义军几乎都是被这货连哄带骗地把治理地方权力从土人手里收回到了大宋。很有意思的是每次庞恭孙开拓边州,都会有朝中大臣纷纷上书弹劾其在边地纳土生事,所得州县,皆不毛之地,还得浪费钱粮养着,不如弃之。

李岘很难理解这些大宋文人们的思维,难以管理的国土不如一弃了之,所以他们就把交州和趾州给弃了,后来就成了遗祸华夏千年的越南。黔地这些多山的穷地方也是不能要的,万一被朝廷派去那地方当官,是件很可怕的事。

至于北边,就更是如此,比如哲宗年间,好不容易打赢了西夏,占领了银州、夏州、石州和龙州、宥州等地一些地盘,就连宰相司马光等人都上书皇帝替西夏人求情:陛下您看看西夏人现在生活多么可怜,咱们为了和平,把占人家的地盘还给他们吧!

于是无数西军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地盘就被这些无耻的文人们动动嘴,以和平的名义,又交还给了西夏。

庞恭孙这个另类在大宋官场中是绝对要受打压的,所以一直也无法回到中枢,李岘怀疑后来庞籍在南宋文人们笔记中的名声不好,是不是因为受到这货的牵连。

“庞公对晚生办铁厂是什么态度?”李岘问道。

庞恭孙坐直了身体:“支持,绝对支持,想那兴州和兴元府因为你那铁厂每岁多入近十万贯,老夫可是眼红的很呐。”这货捋着花白的胡子笑呵呵地说道,敢情是看上了铁厂每年上缴的税赋。这也难怪,这货弄了七、八个贵州穷得叮当响的边州在手里,现在见到了银钱,眼珠子都能变绿了。

于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就相处的很融洽,庞恭孙在求财,李岘在为他指明这片穷山恶水之间的生财之道:丝绸、茶叶还有矿产。种地这里哪能与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府相比,只能在这方面多想办法。

酒足饭饱,庞恭孙心满意足地打着酒嗝走了,李岘在等待他的好消息。因为开矿、筑坝和修路需要很多的人手,他需要得到这位地方官的支持。

恭州(重庆)这个地方在冬天让人呆着很不舒服,李岘还得不时派出自己的学生分作了十多个小队,带着人在周边的山沟里进行探矿活动。这些探矿队差不多三十多人一组,当然会配有毛驴和骡马等来驮运食物和工具。蜀马个头很矮,看起来比毛驴大不了多少,但性格温顺,翻山越岭的能力却比北地的草原马强了许多。

勘探队所使用的工具十分原始,主要是盗墓贼们常用的一些工具:铁锹、铁镐、铁锤、钢钎和洛阳铲。洛阳铲这种东西能够旋转着在地下土层中取样,能够钻入地下将近两丈,在这个时代,确实是最为实用的探测工具。

李岘现在已经找到了七、八处矿点,只等着庞恭孙再次上门好与他商量着买下这些矿山的手续,结果一直等到过了新年也没再见那老匹夫上门。这让李岘感到很失望,他觉得可能是庞恭孙那货听自己说铁厂需要好几年才能见到效益后,就放弃支持自己的想法。

南平军这地方,刚从夷人手里收回来治权只有十几年,加之本身山多地少,人口就很少,李岘想在这地方建起一座规模不小的铁厂,还是有不少的难度。不过綦江两岸有数十条支流,若是修建水坝工坊倒是水力充足,另外如果是走水路运输,也还算是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