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二人到了观音禅院附近一座镇上,随意找了家酒楼住下,便向店家打听起了观音禅院的事。
店家也好说话,直接就跟二人讲起了这“新”观音禅院的光辉历史。
话说,百年前玄奘师徒离开此地之后,金池长老的两名弟子,唤作广智和广谋的,不甘心基业尽毁,不知从哪里讨了些本钱,又开始在旧址上重新盖了一座观音庙。
一开始,这座观音庙又小又破,也没什么人来拜,师兄弟二人也就是苦捱罢了,直到大唐那边起了武氏之乱,好多儒生都跑来乌斯藏国避难,广智和广谋二人本着观音大士救苦救难的原则,救助了一大批儒生。
武氏之乱之后,这些儒生再回大唐,向陇右道官府提起此事,陇右道按察使为了答谢观音禅院,特意给当时的乌斯藏国国主写了一封信,在收到这封信后,观音禅院就开始了一日千里的跃升之路。
之后乌斯藏国国主向大唐称臣,广智和广谋也就顺势请才兴起不久的新佛学僧人入寺,在本地传播新佛学。
原来的乌斯藏国,如今的乌藏道境内,新旧佛学对比能有四六之势,多半要归功于观音禅院这两位。
不过这对于广智和广谋而言都是后话,他们二人在武氏之乱平定后不久就去世了,二人的弟子则一直谨守师父们的教诲,无论官场还是江湖,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旧佛学还是新佛学,到哪里都是左右逢源,两不得罪。
得益于此,乌藏道内的百姓也乐于来此拜佛,毕竟,这里的佛确实要比别处多嘛。
听完店家的讲述之后,广智不得不感叹,当年金池长老座下这两个弟子,不愧是“广智”、“广谋”啊,只不过,现在看来,甭管新旧佛学,他们的智谋似乎都没多少用在正经的佛学上。
至于现在的住持慧正,如今已经年近九旬,听说早就不能理事了,寺院的所有事务全都交给了他的师弟们打理,不过这位慧正禅师自身威望也不低,在还能出寺活动的时候,经常去给乌藏道的官员们讲经。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和尚管理下的,颇受本地百姓爱戴,还跟官府有说不清道不明关系的寺院,广智感觉,自己要是贸然上门的话,一不小心就要激起本地人对新佛学或者说来自东边大唐朝廷的反感。
更别说,这寺庙虽说名字叫观音禅院,可人家庙内正经供奉着文宣王佛呢,就算是后面那五千个气势汹汹的儒生来了,估计拿他们也没什么办法。
回房间后,安禄山见自己师父一路都面色沉闷,开口道:“师父莫不是在担心那观音禅院的事?”
见广智沉重地点了下头,安禄山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道:“这事有何好担心的,让王忠嗣派兵过来,把那庙里的观音像统统砸了不就行了?回头师父你再给他们重新起个寺名,这不就万事大吉了。”
广智摇着头回道:“这怎么能行,今日去庙内祭拜的百姓有多少,你又不是不知道,大军做出你说的那种事,是要激起民愤的,到时乌藏道的安定如何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