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漳州月泉港,
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
映照出无数忙碌的商船。
这座港口,虽非深水良港,
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曲折的海岸线,
成为了此时福建最大的民间海外贸易港。
商船在此云集,准备踏上前往东南亚、美洲乃至欧洲的漫长旅程。
港口内,
一艘楼船上,
一位老将军与一年轻小伙正在练剑。
老将军身材魁梧,须发皆白,但眼神依然锐利如鹰,
一招一式都透露出深厚的武学功底。
他便是福建总兵俞大猷,
今年已六十九岁,但依旧老当益壮,
不减当年之勇。
年轻小伙则是俞大猷最小的儿子,
也是老来得子的俞咨皋。
他今年刚满十八岁,面容俊朗,身手矫健,
但在父亲的剑下,他显然还显得稚嫩。
两人你来我往,剑光闪烁,
但不久之后,俞咨皋便败下阵来,
他气喘吁吁地坐在一旁,
看着父亲持剑而立,脸上满是敬佩之色。
俞大猷收起长剑,走到儿子身边坐下,
两人开始品茶休息。
俞大猷望着海面,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咨皋啊,我老了,时日无多。
不知我这把老骨头,
还能不能为朝廷再做些什么。”
俞咨皋闻言,连忙安慰道:
“父亲大人何出此言?
您老人家身体硬朗,剑术高超,哪里老了?
就算是那些小伙子,也未必能比得上您。”
俞大猷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话虽如此,但岁月不饶人啊。
我只希望朝廷的水师能再次强大起来,
抵御倭寇和海盗的侵扰,
保卫我大明朝的海疆。”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禀告道:
“将军大人,京城来旨意了,让您速去接旨。”
俞大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随即站起身来,对儿子说道:
“咨皋,你随我一同去迎接旨意吧。”
俞咨皋点头称是,
父子二人一同前往港口边的一处楼阁。
在这里,传旨太监已经等候多时。
俞大猷沐浴更衣后,恭敬地跪在太监面前。
太监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福建总兵俞大猷,一生为国尽忠,功勋卓着。
今有要事相商,着即回京面圣。钦此!”
俞大猷听完旨意,
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激动之情。
他知道,这次回京必定是朝廷有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他站起身来,向太监行了一礼,表示感激。
随后,俞大猷和儿子俞咨皋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回京。
他们站在楼船上,望着远方的海面,心中充满了期待........
数日后,
寒风凛冽,
御书房内却暖意融融。
我正沉浸在公务之中,
突然,门外传来了小三子急促的脚步声和禀报声:
“陛下,陈振龙有急事求见。”
我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随即吩咐道:“宣。”
不一会儿,陈振龙快步走进御书房,
神情激动地行礼后,
迫不及待地报告道:
“陛下,喜讯!
在皇庄种植的番茄、土豆、玉米等所有农作物都取得了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