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苇一把扯下肩头的黑布,与手中的圣旨一同揉成抹布,狠狠摔在地上。在皇眷城已经住了三个月,竟没过上一天安生日子。
这还要从入城那天说起。
大郑王朝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世家子弟外出游历,返回后不能直接回家,而是要在宫门口等候皇帝的召见。据李宏讲,只有郑的十个儿子和那些最有权势的世家才能享受这样的殊荣,还美其名曰忠君。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又赶上十日一次的大朝会,直到下午,执事的女官才领着石苇入宫。
郑秉国千年,依旧是一副年轻人的皮相,想想也是,师父是个活了十五万年的老妖精,徒弟也必然会点儿驻颜之术。召见无非是礼节性的,郑说了一阵子官话,然后赏了一百两黄金让石苇滚蛋。不过石苇觉得这小子还行,宫里的洒扫、执事都用女官,没有一个太监,应该是个勤政爱民的主儿。
赚了钱心情不错,但石苇马上就得装出悲痛欲绝的模样。石苇的“父亲”,也就是现任的安北县侯听说“儿子”回来了,高兴之余将盘中的核桃当成了大枣,直接“噎死”了。等石苇回到侯府,便不得不穿白挂孝,嚎啕大哭。
直到深夜,石苇才将孝帽子摘下来,躲进后院吃顿饱饭。而包括那个噎死的家伙在内,四个桐皮傀儡也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献上那部五洋坎阵。
“启禀主上,凡人的寿元绝超不过五百岁,我们就只好轮流演戏,到您这里,安北县侯已是第六代了。”一名傀儡躬身说道。
“做的不错,你们明日就启程吧,把这个带回去。”石苇吃得眉开眼笑,顺手递上一封书信。
对于慕容妱的安排,石苇大为满意,于是在信中大肆夸赞了一番,又将乾元烈水阵和水灵生阵的法门抄录下来,再加上自己布阵、炼丹、驱魂的一些新的,算是奖励。但过了几天,他又恨不得赏给这个徒弟六个耳刮子,再将那些桐皮傀儡抓回来大卸八块。
丧礼期间客似云来,勋贵、朝臣的使节流水般前来吊唁,本尊却没见到一个,石苇问过家人才知道,原来安北县侯在皇眷城根本不受待见,别的且不说,连丧仪都比规制少了一半还多。
然而这还不是重点,几日来看人眼色,石苇又发现了另一个大问题。
自大郑王朝建国以来,皇帝亲自册封的世家勋贵共有二十个,十个王爵,三个公爵,七个侯爵。
十个王爵,被分封给了郑的十个儿子,自古异姓不封王,这没什么可说的。他们的封地位于鲤鱼山南麓,物产富饶,没有战乱,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三个公爵分别是衍圣公孔家,武成公隋家,以及海德公吴家。孔家是天子的师族,地位尊崇,隋家和吴家也是人灵圣脉的承袭者,又是孔家的累世之交,也无人胆敢非议。他们的封地位于大郑王朝的东方,紧靠望门海,都是风景怡人的好地方。
七位侯爵,便是当年与郑一起钻山沟的七人之后,称为开国七贤。他们的后人中,有六位奉命镇守西、南两地的边境,分别是定南郡侯李家,镇南郡侯司徒家,平南郡侯孟家,定西郡侯周家,镇西郡侯宋家,以及平西郡侯杜家。他们的封地几乎占满了大郑王朝的东南边境,关起门来就是土皇帝。
最后一位侯爵便是安北县侯石家。石家的先祖也是开国七贤之一,却只得了一个县侯的爵位,仅比那些累功封爵的将军们强一些。封地位于万水关西北的团山县,属于万水郡管辖,即便想做土皇帝,也得万水郡太守兼万水关统帅王铮点头。更要命的是,团山县紧靠龙州湖,地处大郑王朝的西北国境,万里之外,修仙者们正在亡命厮杀。
“王爵年俸五千两,公爵三千两,郡侯一千八百两,轮到老子怎么只有九百两?”石苇觉得爵位高低还在其次,钱赚的少可不行。大郑王朝的行市,一块灵石等于二十两金,这点儿收入比个御剑修士强不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