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进阶(三十九)(1 / 2)天纵莫敌首页

第十四章进阶三十九

讨论在酒宴中缓缓展开,按照徐启明的本意,让卫兵去食堂给每人拿一份连饭带菜的快餐就行。不料意见却遭到陈济恒的修正,陈济恒告诉卫兵,看看食堂都有一些什么菜,每样菜都弄一两盘进来,也方便在座各位多项选择,不至于太过单调。陈济恒也只是把快餐上升为简餐,只是这份简餐也被梁寿笙一举打破,他回自己的办公室取酒的同时,还顺便把卫兵给自己准备的一只烧鸭给带了过来。有了烧鸭作为硬菜,再把食堂送来的川味回锅肉,清焖素豆角,红烧嫩豆腐和凉拌黄豆芽放在四边,俨然就是一桌不错的好菜。再在每人面前摆上两只饭碗,一碗装酒一碗盛汤,汤汤水水,竟然摆了满满一桌。

最是徐启明的卫兵有眼色,看到这伙人是打算把徐启明的接待室弄成包间,自作主张从食堂搬来了一块圆桌面,架在黄花梨的茶几上,便成了当然的饭桌,沙发椅子一围,坐上八个人绰绰有余。

眼看办公室即时变成餐厅,最兴奋的莫过于萧兆鹏。萧参谋长为人正直,颇有古风,酒色财气独好杯中之物,尤其是晚上这一餐,无酒不欢。本来以为今天的晚餐会采用工作餐的方式打发,正在考虑会后去什么地方找点消夜,不送进二两,长夜难眠。他在桂林是客,家眷驻地在柳州,要想喝点吃点,只能上街找酒馆,正在考虑向谁打听桂林城的夜市何在,距离可远,有何特色,十在没有选择,哪怕是米粉送酒也要喝上一杯。没有想到,这位梁中渡,竟然生生把一份简餐升级成小宴,别的不说,就这碗中之酒,色泽清透,轻轻一摇,竟然在碗壁上薄薄挂上一层酒迹,绝对是陈年佳酿。久闻桂林三山甲天下,洞藏三花胜漓江,可惜这些年在桂林出差公干,从来没有喝到过好货,之前喝的与面前这一碗相比,形同醪糟。萧兆鹏知道自己是客,级别也够,于是在徐启明的招呼下,率先坐了贵宾之位。照规矩,接下来坐的应该是陈济恒,偏偏这位不想多喝,拉了梁寿笙过去,说是财主应该优先,让他陪萧兆鹏喝好。

徐启明把莫敌拉到自己的另一侧坐下,对唐纪们笑道:“天纵是客,你们是主人,必须相让,不能以军衔论上下。”

陈济恒大笑,说:“谁敢在酒桌在论军衔,就让他脱了衣服才上桌。”

萧兆鹏也乐了,响应号召,站起身,把上衣脱了,说:“昆山陈济桓字兄此言深合我意,还是脱了好,没有拘束。”

徐启明摆摆手,说:“脱不脱,各人随意。我就不能脱,前天在来宾,昨天在柳州,今天还过了荔浦,忙忙乱乱,几天没有洗澡,这一身的汗味,全靠外衣罩着,一脱,只怕味道太重,酒香也未必能够压住。”

莫敌也没有脱,他太过精瘦,穿着军装,还不显得,一旦脱下,便原型毕露。

梁无涯的办公室在旁边不远,干脆过去换了件府绸的上衣,还顺便拿过来一包风干玉米,装了两碗,算是添了个菜。这种风干玉米是典型的桂南特色,把老玉米煮透,再晒干,可以存放很长一段时间,食用时,用油一炸,外焦里酥,香脆可口。梁无涯是修道之人,讲究吃素,这种素玉米,是他们的最爱,可以当消口,也可以当主食。

很明显,萧兆鹏对这种食品十分认可,第一夹,筷子便直伸了过去,嘴里还不忘叹息道:“这种玉米,我们龙州老家也有,出来年头长了,少有吃到,今天可以寻回乡土记忆了,有此佳酿,有此佳肴,不虚此次桂林之行。”

“既然如此,便可先饮此杯。”徐启明是主人,率先举起了面前的酒碗。

看着足有四两上下的酒碗,陈济恒连忙补充道:“干杯就免了,各自随意吧。”

“随意也行。”无处不在的梁寿笙说:“若有一人饮胜,其他人也不能养鱼。”

莫敌知道这家伙说的意思,自己喝自己酒碗里的酒,多少随意,深浅不论,快慢自知,只是有一点要求,席中有一人把碗中的酒喝完了,其他人也要随之喝完。这样的话,开始喝得慢的,后面那一口酒就大,开始喝得快的,后面那一口相对就少了许多。莫敌不能大口喝酒,只能笨鸟先飞,第一口,便把酒碗喝了下去不少。梁中渡的三花酒果然不错,莫敌喝过安泰源的老三花,是安泰源的老东家贡献出来的陈年老货,据说在普陀山的山洞里存放已达十年之久,似乎也不如面前这碗。

据说,人类还不知酿酒之前,漓江两岸的猿猴便采摘花果酿出了“猿酒”,由此可知,漓江算是酒的发源地之一。桂林自古便瑞露、桂花酒等名酒,瑞露更是有宋一朝的贡酒。唐人宋之问诗云:“始安繁华旧习俗,帐饮倾城沸江曲。”始安郡,桂林在汉代的古称。宋代诗人吕源有诗句:“倚江景物似钱塘,况有万物新醅香”,描述了漓江两岸千家万户酿酒喝的盛况。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书中记载:广右无酒禁,道旁沽白酒,在静江尤盛,十四钱买一大白……

桂林的酿酒作坊把经过三次蒸馏而成的白酒叫三熬酒,三熬酒也称为三花酒。所谓的三花,是酒师用酒花来测酒的度数。酒花是倒酒时的泡沫,有大花、中花、细花之分,以细花为上乘,三花即为细花。桂林城有大大小小的酿酒作坊80多家,酿造出来的酒从漓江水路销往梧州、广州、港澳和东南亚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