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五年(宣和六年)的春节前夕,舟山群岛上却是一片忙碌景象,天空灰蒙蒙的,但岛上的工坊、码头、商号内却是热火朝天。冬日的寒冷丝毫没有影响岛民们的工作热情,方梦华穿梭于各个工坊、商号之间,耳边尽是工匠敲打的锤声和商人高声的叫卖。她的心中,正酝酿着一个前所未有的计划。
在群岛一处隐蔽的宅院内,方梦华正与几位重要的下属召集了一场秘密会议。与会者只有寥寥数人,但每一个人都是她亲自挑选的心腹。会议的中心人物是一个外貌平凡却目光锐利的中年商人——杨八,他原是方腊的亲信,是摩尼教派遣在宋朝四京经商的卧底商人,常年在开封大名府等地经商,深谙宋朝商界的各项规则。方梦华用圣火令加盖的密信召他问策。
「杨八叔,这段时间大宋那边的商贸情况如何?」方梦华开门见山的问道。
杨八微微一笑,立刻拱手回答:「启禀圣姑,这舟山自从妳率领我教占领之后,这些日子以来,商贸日益繁盛,明州的新货物在各地卖得相当火热,在东京开封府、北京大名府乃至更远的地方都颇受欢迎。尤其是在上海滩,各地商人尤其那些胡商对我们的新式时装、瓷器和各种雪颜膏、琉璃镜、茶叶、蔗酒(朗姆酒)等货品尤为青睐,甚至有天竺(印度)、大食(阿拉伯)和拂菻(拜占庭)的红毛夷胡商漂洋过海,不远万里特意前来进货,这倒是令属下未曾料想。」
方梦华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正是如此,这就是我们要的效果。我们现在占据了舟山群岛,这里是一个天然的海上枢纽。不过,如果只是卖货,我们永远只能算是商人,而不是商道的掌控者。我想在舟山设立一个专门的商会,名为‘明海商会’,这个商会不仅要控制商贸,还要打造一个全新的商业体系。就像本座之前信中跟你提过的明尊启示过的‘东印度公司’的成功经验一样建立工商业立国的海权新秩序。」
杨八面露疑惑,眉头微皱:「圣姑,明尊启示过的东印度公司?这个我从未听说过愿闻其详。」
方梦华微笑着解释道:「在本座的设想中,这是一个由国家支持的商贸公司,它不仅进行普通的商品买卖,还会代表国家在海外建立殖民地,进行贸易垄断,甚至干涉当地的政治和军事。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仅仅是商人,而是通过控制海上贸易,掌握了一部分国家的权力。」
杨八听得目瞪口呆,他从未想过商人还能做到如此地步。在他的认知里,商人不过是做买卖、赚差价的角色,何曾听说过商人还能建国、打仗?
「这……圣姑所说的这种商会,当真能成?」杨八迟疑地问。
「为何不能?」方梦华轻轻一笑,「在商言商,这种商会的力量远超传统的商人行会。它可以制定自己的规则,规范商业行为,统一货物标准,甚至可以发行自己的货币,设立自己的军队来保护商路。就像我们现在的明州一样,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逐渐摆脱宋朝的控制,建立一个完全属于我们的经济和政治体系。」
杨八听到这里,目光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转为钦佩。他早就知道方梦华与众不同,但今天,她的视野与抱负之大,远超他所能想象。
「圣姑所言甚是,」杨八点头道,「只是这其中要涉及到的事务甚多,譬如各项商贸条例,海上航道的安全保障,如何吸引更多的商人和船队归附,种种细节,皆需从长计议。」
方梦华微笑道:「杨八叔你说的不错,本座正是需要你这样的有识之士来帮我。这次叫你回来,就是想跟你商量如何设立我们的‘明海商会’,并制定一部商法,作为日后商贸活动的根基。」
她从桌旁取出一个卷轴,展开在众人面前:「这便是本座起草的《明州商法(草案)》,从正月初一起,欲在舟山市,四明服务区,明州府城及秀州上海滩口岸租界区试行,以替补大宋律法的不足。这部商法的重点在于保护商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商业行为,防止欺诈和垄断。你们是经商的行家,来看看这草案,提些意见。」
杨八和其他与会者一听,立刻围拢上来,仔细观看竹简上的内容。这部《明州商法(草案)》详细列出了各类商贸活动的规定,从货物的交易到债务的清偿,从契约的签订到商船的登记,无所不包。从商人的注册和货物的认证,到债务的清偿和合同的签订,条条框框,细致入微。它虽然没有后世法典那般详尽,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非常先进的商业规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