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脚踏入房地产行业(1 / 1)我的人生如果有如果首页

(断断续续的睡了一上午,身体越来越没有能量的样子。)

当时流传一个说法,半夜走在广州街头的,不是做鸡的就是做广告的,话是糙了些,但的确是当时广告人的写照。也难怪小雨动了辞职的念头,这样的加班强度,小雨的身体都提出了严重抗议,三个月都没来例假了,小雨的妈妈还担心的问了句:你老板没对你怎么样吧?好在年轻,短暂时休息一下身体就缓解过来了。

还是换个工作环境吧,小雨开始找一些文职类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好在不怎么加班,压力也不大。很快小雨还是因为打字的优势,找到了一家香港房地产中介公司广州分公司的文秘组工作。香港公司的特点是职责清晰,小雨的主要工作就是帮策划组的同事把手写的文案打出来,这些工作对小雨来说不在话下。文秘组主要为三个策划组提供文字类工作服务,一共四个女孩,大家年龄相仿,除了小雨外,另外三个都是广州人,最大年龄的曾姐,在公司的时间最长,主要是她收集工作后再安排给每个人做。小雨拿到策划组的手写文字稿后,不仅帮他们输入进电脑、排版,有时还会提出些文章格式和表达方式方面的甚至错误字的意见,很快,小雨的逻辑能力被一个策划组的组长看上了。九十年代,除了工民建,是没有专业的房地产开发、管理类的专业的,所以,从事策划的同事学历背景很多五花八门,甚至连学医的都有,那个年代,商品房的概念刚刚兴起,一部分国企房管部门、建设部门的脑袋活泛的人,瞅准了机会辞职下海,现在想想,也该是这帮人发财,那个年代,机会是很多,但是能大胆向前冲抓住机会的人并不多。但是这些人,充其量也只是了解如何建起一栋楼,其他的开发概念两眼一抹黑,于是开始向外学习,就近就学习香港的房地产开发经验,一开始,基本上是照搬,反正国内也没有相应的管理政策,那就是开始了第一波的野蛮生长。都说时势造英雄,那时候的确是个造英雄的时代。要知道,那时候没有监管,可是画个饼就能卖楼的年代啊。

市场向香港照搬了房地产预售机制,楼花、按揭等词都是香港用的,好在字面意思也容易理解,便照搬了来。于是,香港的房地产从业人员,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人(真的,只要是和房地产扯得上关系的),很多被当成大神小鬼的请到内地来。小雨的所在的香港中介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了内地。很多内地的发展商是比较神化香港人的,一开始照搬,数量少就没问题,因为早期的商品房地段都是在市中心,只要地段好,能掩一切丑,再加上市场也没成熟,人家卖什么引导一下就接受了,所以,当时照抄的香港钻石户型一样被市场消化,甚至只要是香港公司设计的、包装的,市场接受度就高一些。越往内地这个现象越明显,小雨所在的中介公司也包装成了顾问公司,提供所谓的“香港经验”。这一波,应该是给不少的香港底层中介从业人员不少就业机会。小雨的一个香港同事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小雨刚开始还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基础素质的人能当上副总经理?还听说这家伙还在一年世界杯比赛期间,自己开盘赌球,后来因为当年黑马比较多,这家伙输了200多万跑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世界杯结束后,小雨也再没见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