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二年(1120年),九月十四,距离辛道宗的婚期婚期尚有两日。
六路兵马的最后一路,熙河军,也终于抵达了东京。
二十万蕃汉将士驻扎在城西,连营数十里。
一大早,辛昌宗、辛企宗、辛道宗、辛永宗便出了军营,回到府中等候大哥辛兴宗,就连辛叔献也特意告假,在家里盼望着长子。
辛兴宗入门先拜父亲,父子二人说了好一会的话,辛兴宗这才将注意力放到四个弟弟身上。
兄弟五人难得相聚,辛兴宗按照长幼次序,逐一问着弟弟们的近况,面对年纪最小的辛永宗时,他拍着辛永宗的肩膀,笑道:
“九郎有出息了!”
辛家不是小门小户,辛家兄弟也并非鼠目寸光之人。
无论是辛兴宗,还是辛昌宗,都不会因为辛永宗的异军突起而心生忌惮。
说到底,童贯都六十七岁的人了,人生七十古来稀,放在古代,已经是高寿,指不定哪天也就老死了。
辛家将是由童贯一手提拔,童贯在世时,自可为他们遮风挡雨,但在童贯过世以后,就得他们兄弟抱团取暖。
童贯这么些年,作威作福,引起了不少文官的不满,人活着的时候,他们不敢吭声,等人一死,保准是要上蹿下跳。
好在,如今正是朝廷用人之际,哪怕顺利灭亡辽国,收复燕地,可金人狼子野心,绝非善类,不可能真的恪守盟约。
官家需要用人,自然要护着能为他镇守边陲之人。
故而,辛永宗越有能耐,辛兴宗也就越欣喜。
辛叔献看着五个儿子聚在一起有说有笑,自己也跟着高兴。
“好了,既然大郎已经回来了,你们兄弟几个正好去趟泾国公府。”
辛叔献说着,又对辛兴宗笑道:
“大郎,媪相可时常向我提起你呢。”
兄弟五人,自然是以大哥辛兴宗为首,目前来说,辛永宗不过是个弟弟罢了。
辛兴宗带着四人告辞,直奔泾国公府。
那年十八,跟在哥哥们身后,像个喽啰。
还是那间熟悉的书房,辛永宗刚进门,就给童贯撵了出去:
“九郎,你平时忙于军务,已经有好几日不曾登门,妙真可一直在盼望着你。难得过府,你跟来书房作甚,快些去寻妙真,莫要打扰了我们谈话的雅兴。”
尽管膝下已经有了一名义子,但当祖父的,还是会在意自己的亲孙女。
辛永宗求之不得,今儿拜谒童贯,主角肯定是刚刚抵京的大哥辛兴宗,其余兄弟四人都是陪衬。
他也乐得去找童妙真说些情话,总好过在书房里枯坐。
辛永宗来到童妙真的院落,还没进门,就听见了院子里的欢笑声,辛永宗认得那是童妙真的声音,听起来跟银铃似的。
他迈步进门,只见童妙真正在院子里荡秋千。
“高点!再高点!”
童妙真回头催促着婢女如玉,余光却瞟到了门口的辛永宗,连忙改口道:
“哎呀!如玉!快停下!”
如玉背对着辛永宗,不知原由,但还是依照吩咐扶住了秋千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