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啥好聊的,具体的明天再说吧,我还要回家收拾东西呢。”林恒摇了摇头,直接走了。
田百顺有些无奈,他无聊啊,想和人聊聊闲话。林恒回到家秀兰正在给他做路上吃的东西,好保存的肯定就是窝窝头了,带上一罐子豆腐乳可以吃上个两天。
林恒则收拾自己需要的东西,首先是防雨的薄膜纸得多带上一点,可以当雨衣,建造庇护所也能当顶棚防雨。
火机拆开加满煤油,上面的小火石也检查一下,不多了就要重新换一根新的,谨防上山打不着火。
弓箭弹弓也都要检查一下,刀要磨好,一把柴刀用来开山,一把小刀用来割肉。
塑料袋若干,绳子两股,一个老式的铁杯子,一个手电筒,干电池两节。
还要带上一斤食盐,夏天打猎,有时候跑得远,有时候打到猎物不等拿回来就要臭,就得再山上先处理了。
再加上秀兰准备的干粮,一般就带这么多东西。
至于医疗包包,根本不存在,小伤用草药,大伤等着被抬回去就行。
东西弄好后,林恒全都装到了背篓里,以免明天早上遗忘。
秀兰用玉米面加上面粉给林恒做成了圆形的薄饼,放在锅里炕干,还做了几个窝窝头。
“我再给你装了一点炒熟的熟黄豆,这个不容易坏,你可以吃四五天时间。”
秀兰又铲了一点黄豆放在锅里炒,这东西炒熟之后味道香味满屋飘荡。
“我怕忍不住第一天就吃完啊。”林恒笑着说,炒黄豆真的是一款美味。
“那你接下来就只能好好打猎了,不过不管干啥,安全第一。”秀兰笑着说。
黄豆炒好后留了一把给晓霞,其他的全都装起来给林恒,她自己就尝了两颗。
弄完这些,时间也已经三点多了,秀兰抱着晓霞出门,林恒去把羊牵着,一家三口一起去地里帮忙干活,走到老房子的时候还给帮忙拿了一袋草木灰。
这个季节,农活可以说是忙不完的,基本上玉米、黄豆、小豆、生都需要除草,水田里也需要拔除杂草。
今天三号,后天就是端午节,这段时间小麦都成熟了,要开始收割了。
因为他们这里海拔高,小卖成熟的相对晚一些,一般平原地区都收了他们这里才刚开始老。
还有,一个月前插的红薯也已经成活,需要施肥翻红薯藤。
他们来到红薯地的时候,母亲、大嫂刘娟,以及她两个小儿子都在地里翻红薯藤。
“林涛,你过来给我帮忙放羊,拉着在地边上让它吃草别跑了,顺便带一下你妹妹,别让她摔着了。”
林恒看着自己二侄儿林涛喊道。
“好嘞二爹。”听到这话,林涛连忙跑过来接住绳子,翻红薯藤可太累了。
“你不想干活,可把你弟弟妹妹看好了,摔着了有你好果子吃的。”大嫂刘娟看着自己儿子警告道。
“妈你放心。”林涛点头,虽然他才四岁,但已经需要下地帮忙了。
“秀兰,你来上肥料,我来除草。”林恒拿起锄头说道。
“好嘞。”秀兰提着草木灰带着,一颗红薯根部撒一把。
林恒拿着锄头先把野草挖掉,然后将土挖松,勾过来盖在红薯根部,再将红薯藤翻过来,背面朝上,避免其生侧根。
这样的工作一直重复,直到将三亩多的红薯地全部干完。
最要命的这只是第一遍,因为草木灰肥力不够,通常还得上第二遍。
而红薯藤还得翻上三次才行,不翻的话红薯藤长侧根,红薯产量就不行。
一想到这些林恒就想念化肥了,这真是最伟大的发明,人类就是有了化肥才开始摆脱饥荒的。
如果有化肥,就只需要上一次肥料,然后翻个三次红薯藤就好了,会省好多功夫。
可惜这时候,化肥还没有普及,可能也就是一些产粮的大平原有。
干了一会儿,林恒就不由的揉了揉腰,本来就酸软无力,还要弯腰锄地,真的是要命。
“干不了就休息一会儿,慢慢来。”林母瞥了一眼说,她就知道林恒干不了几下。
“所以说我才要赚钱啊。”林恒摇了摇头,继续锄地。
从三点干到五点,四个人才将这一亩地干完,歇息一下,还有一亩多地没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