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五点钟,太阳透过窗帘的缝钻进我的卧室,投射到洁白的墙壁折射出虚幻的光,我朦胧中以为是床头忘记关掉的灯,稍一清醒误以为自己睡了很久,打开手机才发现刚刚五点,我索性翻了个身接着闷头睡,迷迷糊糊中被王哥的叫声惊醒,他让我去江边拎鱼,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间起床的,印象中他们每天早晨都在我睡梦中出现,随后一段时间后把我叫醒。我一边打着哈欠,揉着惺忪的双眼,找到水桶,缓缓走到江边,船上有几条大麻哈鱼,我把它们分装在桶里,跟在刘叔后面一前一后走回房间。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没有了睡意,我把大麻哈鱼一条条拿出来采集数据,刘叔一个人在厨房忙着做早饭。饭后刘叔教起我做大麻哈鱼“鱼坯子”,还有大麻哈鱼“鱼籽酱”。
“大麻哈鱼全身都是宝!”老张对我说过,此时刘叔饶有兴致地跟我讲。我立在一旁注视着刘叔制作大麻哈鱼的过程,大麻哈鱼出水后如不进行及时的充水、输氧保护是很容易死掉的,刘叔身边的大麻哈鱼早已死直挺,这样也好,免遭宰杀的痛苦。刘叔边跟我聊,边用刀熟练地从鱼尾柄处豁开一道口,锋利的刀刃顺着鱼体的背部剖到头部,整个身体被完整的从背面展开,剖开的鱼体腔呈鲜红色,体腔内包裹的内脏很干净,皆可食用,刘叔专门把剖出的内脏放到干净的盆里,他告诉我这是最好的“鱼下水”也叫“鱼杂”,在抚远县城某些酒店中算得上一道高档菜肴了。如果解剖的是雌鱼,此季节正值鱼类繁殖期,能够得到肚子中满腹的鱼籽,用大麻哈鱼的鱼籽做成的“鱼子酱”其价值仅次于鲟鳇鱼,也算得上国内高档的食材了。只见刘叔用刀将解剖好的大麻哈鱼鱼肉划出几道,平摊在事先准备好的广口盆中,将鱼肉上洒满足够的盐,使鱼肉各个部位能够充分接触到盐粒,这样就可以盖上盖子进行腌制了,在腌制过程中需要时不时的翻转以便盐分能够完全渗透到鱼肉中,腌制2天后,用洁净的清水冲洗干净,控干水,将鱼肉悬挂在通风、少蚊蝇、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晒制,晒制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被雨水淋到,晾晒一段时间后发现鱼肉表面已“崩皮”(失掉水分后,鱼肉表面收缩呈现出干裂状),这样大麻哈鱼鱼坯子算是做成了。将经过晾晒的大麻哈鱼鱼坯从室外拿到室内做好包装储存在冰箱内可达半年之久。
做完了鱼坯子就到做鱼子酱的时候了,大麻哈鱼鱼子酱作为抚远县秋季最具特色的鱼产品,在当地渔业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成为当下本区域人们走亲访友必不可少的特色礼品,许多秋季有幸来到小城的外地游客纷纷将大麻哈鱼鱼子酱带回了自己的家乡,鱼子酱从抚远小城走向内陆千家万户中。鱼子酱的制作过程实际很简单,这次也是我第一次接触,简单的工艺更加有效的保留住鱼籽的天然口感,更加方便后期的储存、携带和食用。新鲜的大麻哈鱼鱼籽呈鲜红色,颗粒饱满,如珍珠粒大小,表面富有弹性,刚刚解剖出来的鱼籽粘在体腔膜上,需要将膜与籽粒分离开。我看到刘叔从厨房拿出一个蒸锅上的篦子,篦子上有细小的孔,其孔径可以保证鱼籽顺利脱落,刘叔将篦子搭在干净的盆子上,把一小坨鱼籽放在篦子上,用手指轻轻地在篦子上搓,鱼籽乖巧的从黏膜上脱落并自然地落入下面的盆子中,刘叔操作很熟练,速度也很快,脱净的粘膜被扔在一边。我欣喜地看着鱼籽一粒粒脱落,禁不住想上手操作,我把袖子高高挽起,在刘叔的指导下做着尝试,鱼籽偏偏在我手上变得顽固,我费了半天劲居然把粘膜上的鱼籽都挤破了,挤破的鱼籽粘在我手上,顺着篦子往下淌,看着简单做起来可就没有那么轻松了,我还是乖乖地把位置让给了刘叔,自己蹲坐一边静静看。
鱼籽搓完后,用清水进行多次清洗,挑拣出混在里面的杂质,再倒入另外准备好的盐水盆中,用筷子不断轻轻搅拌,使鱼籽能够在水中旋转起来,搅拌大约15分钟后,间隔5分钟左右再继续重复搅拌,在“搅拌~静止~搅拌~静止~搅拌”反复操作中确保鱼籽能够充分吸足盐分,最初下水的鱼籽会沉底,直到全部鱼籽都漂浮在水面上停止搅拌,再腌制半小时后,用抄网将鱼籽抄起到干净的透水布上,进行控水,这样摊开晾干,隔天后就可将腌制完成的鱼籽装入密封的玻璃瓶中了,储存在冰箱中留待食用。简单的鱼子酱做成了,新鲜的鱼籽不仅味道鲜美,且营养价值丰富,是上等的食用产品,深得人们喜欢。
一条江中鲜活的大麻哈鱼,经过打渔人的捕捞,到眼前的鱼坯和鱼籽酱完成了蜕变。大麻哈鱼浑身是宝,经过多年的游历,它们在洄游过程中完成了整个生命历程,它们以极致的长途奔袭完成了一轮又一轮的生命轮回,构成了海陆洄游的完整生态链,支撑了沿线的生命体,更为人们带来了生活的价值。大麻哈鱼浑身是宝,它们的伟大洄游精神更是震撼人心,值得赞美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