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啊这这这。不是兄弟,我充其量就算是个愤青,你倒也不至于到我这来求计策吧。我又不是诸葛丞相,哪里有逆天改命的本事啊!
虽然心里很想骂人,但是看在李澄有可能让百姓过的好一点的份上,林慕时决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好办法。
“公子的话倒是严重了,我也只是个普通人,没什么通天彻地的本事,不过我倒是可以给公子讲个故事。”
讲故事?情绪都到这个份上了你给我讲故事?但李澄还是耐住了性子:“愿闻其详。”
“从前有位智者周游各国,被一个国家的大王热情接待。宴席之间大王就向智者寻求意见说自己治理国家尽心尽力,发生了天灾都及时的下了政令。可是我的国家却没有壮大,这又是为何呢?”
刚刚的李澄可能还有一丝烦躁,可是现在,这说的不就是大乾吗?朝廷从没有轻视过民生,可是百姓依旧食不果腹。所以忍不住问道:“那后来呢?智者怎么说的?”
“智者便说打个比方,战场上打了仗总会有逃兵,有的逃了五十步,有的逃了一百步,跑了一百步还在嘲笑跑了五十步的,如果是你你怎么看这件事?”
“这,都是逃兵,谁笑话谁啊。五十步的怎么笑别人贪生怕死呢。”
“对呀,发生灾祸了朝廷赈灾,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你做着和一成不变的事却期望着能够物阜民丰,难道不是在强人所难吗?”
听闻至此,李澄才恍然大悟。无论是赈灾还是平乱,都是朝廷必须要做的事情,所以自己从来就没有真正的为百姓做些什么。
“第一,不违农时,全力促进粮食生产,要先保证百姓的温饱问题。
第二,鼓励生产,劝导百姓养蚕缫丝,遂鸡豢豚,让百姓吃得好穿的好。
第三,发展教育,教化百姓礼义廉耻,明德知事。做好这三点,百姓的日子过的就好。”
在李澄惊讶又有些迷茫的目光中,林慕时说出了最后的意见:
“人这一辈子,活着无非就是在乎衣食住行,养生丧死。富人家的猪狗吃着人才吃的好粮食,路边有人饿死了官府却不闻不问,这样的朝廷又怎么能让天下归心呢?”
果然,老祖宗的智慧,放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林慕时此时也感觉自己有些“口嫌体直”了,但是他实在是做不到那么冷漠。
或许是因为李澄心里还有百姓,又或许是因为李澄那一句讨个公道,让林慕时选择相信李澄一次。要是真的能让大家的日子过得稍微好一点,自己也算是没有白来这一遭。
当回到小院的那一刻,李澄忍不住大发脾气:“好一帮结党营私、尸位素餐的废物,还想要瞒着朕几时?这些贪官,朕恨不得将他们剥皮抽筋,将他们的脑袋挂在城门楼上让天下百姓看看!”
转眼之间,李澄就砸了好几个杯子发泄心中的怒火。若不是这一次她偷偷出来走访各地,现在怕还不是没有从梦里醒来呢。
见李澄的怒气消退了一点点,薛素凝才劝慰道:“陛下别急,肃清吏治不是什么一朝一夕之事。臣身为御前司提卫,肩负陛下耳目职责,有失察之责,请陛下责罚。”
“天下之大,光靠御前司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再说御前司也不是密不透风的,肯定还有别家的人混进里面。此事罪不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