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九十三章 拍卖会(1 / 2)永历之后首页

八月的某一天,台北海关大楼隔壁的台北大拍卖场内,人山人海。

“玖佰陆拾圆第二次,还有没有人出价?”

“玖佰陆拾圆第三次,最后的机会!”“玖佰陆拾圆,成交!”台上的主持人用力的敲下手里的木锤:“恭喜264号这位红夷先生。”

荷兰夷博格(Berg)咧开大嘴笑了,今天加价不猛啊,价格远低于自己预期,这个萨摩家老的女儿才15岁,听介绍还是某一任大名的远房侄女,这点钱买到手,以后和朋友们吹起来实在有面子。说起来退役有退役的好处,不但拿到大笔伤残补贴,而且像他这种夷人大副出身的,无数人盯着要和他合伙开商社。现在自己做着买卖,拿的钱比当海兵还多,最主要是自由。顺便说一句,博格做的生意是台湾独一份的买卖,人家买了条二手纵帆船做回老本行——捕鲸。

这些先富起来的海员、商人购买力相当强大,各家清国商人驻台人员也买走了相当大一批,倭女虽说长得不咋好看,可是这东西新鲜啊,倭国大名的亲戚那也是有身份的哦。而且人家琉球人办事绝对仔细,个个都标明是处子还是人妻,花点小钱买一个给家里主子尝尝新鲜,绝对划算。现在台湾政府管得多细,像这种没先例的问题,马上汇报到许三多面前。想无数法子引入女人,是为了解决台湾男女比例问题,现在倒好大量流入有钱人后宅,这事情有违初衷啊,许三多马上设计解决方案,其实解决也很简单——立法呗。

急脾气的许三多提笔开始写婚姻法,按他的思路这件事很简单,现在的需求就是要多生、快生、平均着生,台湾的国人还是太少。所以立法第一条就是国人女子年过15岁就可以出嫁,超过20岁不嫁罚款;第二条是女子如果丧夫,年纪不到35岁必须改嫁,如果两年之内不改嫁罚款,一直罚到37岁;第三条是国法只保护一夫一妻两妾,把总额控制住,纳妾必须要纳税,把妾的总量尽量降下去。

通商司帮他计算这几年各个渠道流入台湾的女人平均成本,得出的数字是9.7圆。既然这是惩罚性税则,许大人直接就定了第一个妾30圆、第二个妾60圆。只要人家愿意交税,那官府拿着这些钱再去搞到更多女人输入台湾,这事没毛病。林林总总一共十七条,只用了两天时间,第一版婚姻法新鲜出台。

等许三多盖上印才想起来,法涉纳税就需要议事会批准,他只盖官府的大印无效!八月份刚成立新台县和苗栗厅,台湾已经四县加两厅,成立府一级议事会的时机成熟了。最早的桃源县议事会今年要改选,几个新县要第一次选,问题是绝大多数人从没参加过选举,还要官府一级一级的去宣讲,选完县级的还要再选府级议事会。

自己当年搞这个鬼东西干什么……这也太没效率了!许大人简直想抽自己两嘴巴,没办法只能慢慢等着,这事儿越催越走形,实在急不得。婚姻这件事和所有人都有关系,马上要出台婚姻法,将来纳妾还要纳税的消息,立刻向四面八方疯狂传播,于是桃源、基隆和台北的拍卖会开始场场爆满……

台北疯狂拍卖倭女的时候,台南也没闲着。受益今年源源不断的奴隶,西海岸的大路正在向南疯狂的建设,三月初的时候才修到鹿港,八月底的时候已经到了诸罗县南境。9月17日,台南农庄拍卖在赤坎楼(今台南市赤坎楼)举行。

这个拍卖会已经比预想延迟太久。年初王浩亲定,今年通商司第一号工程是招商引人,当时钱俊尧觉得这是新项目未必完成的好,发动司里想了各种办法。司里各路谍子,驻闽、粤、东京几个商馆的员工,甚至驻大陈岛、嵊泗岛两个走私商馆的主管全部接到推广任务。大伙带着台南的地图,台南的黑糖和砂糖样品还有安平采回来的土壤样本,真是逢人就推销,见人就介绍,不停收拢意向客户。买一大块地,还是一年三熟的地,税收设的还很低,很多人都有兴趣。毕竟在明清两代,做官也好,做商人也罢,大家的终极目标是要买块地传家。更不要说那些所谓耕读世家,何为耕读,一边种地一边看书呗。

但是台湾开的条件实在太怪,他们卖地不收钱,他们要拿人换地,这就把大多数小门小户挡在了门外,一般人谁有那本事能鼓捣千百人去国外呢。后来看看进度不行,钱俊尧一发狠,老着脸皮亲自去了福州和杭州。这两个地方都有合作钱庄,能参与开钱庄的股东,至少也是商家巨贾,更多的是官宦人家,要不根本干不了这行。这下效果马上出来了,有的人家听说一搞一万亩兴趣大大的有。

意向客户有了,地却一直准备不好。这些年台湾把人运来运去已经搞熟练了,大伙觉得折腾几万人挺麻烦,不过也不算什么大事,可这事儿对大清国就是天大的事儿,福建一省的人忙来忙去,搞到五月也没办完,后面台北实在看不下去,又出粮食又出船,总算把这帮大爷送到厦门。六月份民政才开始考察地块,丈量划片。这时候最性急的客人已经在台北天天喝酒等着了。

按王浩的本意,这些集约化生产的农场尽量搞得整齐划一,那些边角地后面慢慢拿民户填缝就行。可民政司的人可不这么看,这些年台湾的编户实在太整齐,到新台因为丘陵的原因,有些村落没那么完整,大家都觉得很难受。台南要全部拿来填缝那成什么样子,结果这怎么选地,怎么划得既有方便性,又要有未来的拓展性,就就成了大学问。

全台湾最老练的一批民政官员,天天在这百里地面上,规划来规划去,日子就慢慢过去了。等到地块规划出来,还要跨海召集客户,这事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赤坎楼是当年荷兰人修的总督府,明郑拿来做了承天府,大清来了改成台湾府,这地方做会场逼格相当高,不过赤坎楼外面,原台湾府城简直没法看,大量的人力被抽到北面编户,城里稀稀拉拉只剩下几百人。九月的台南真是热的可以的,为此民政调来大量冰水(制硝的副产品)伺候这帮大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