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溪下承谷街,丁字最末,溪上斋。
苏永年带着王一诚主仆二人来到溪上斋,刚到门口,王一诚看到那镂雕的两块招牌,赞叹道:“没想到这么简陋的街道还会有这么讲究的牌匾。”忽又想起苏永年本身也是个技艺高超的木雕匠师,疑问这一块横招,一块竖招,是否是苏永年亲手打造,故而问道:“这牌匾也是你做的?”
苏永年却道:“我字写得不好看,这牌匾是浮生巷尾的白老师傅做的。”
王一诚想了想,又问道:“姓白的老匠师?叫什么你可知道?”
“不知,只听旁人说是白老师傅以前在南京有些名气,年老后才回的乡。”苏永年回答道。
“那我便知道这白老师傅是谁了。”
“你听说过?”王一诚家在苏州,离南京不甚远,苏永年想他许是听过。
“当然!”王一诚笑道。
很巧的是,木雕正是他的长处,在那日初见之时,王一诚也向苏永年说过一二,还夸赞过苏永年的木雕技艺,倒不是他为人善于逢迎,而是在木雕一道上,他是真的走到苏永年一块去了。
“全国木雕流派虽然众多,但在南京城这种繁华之地倒是都能见得到,不论是苏刻、徽刻还是剑川木、东阳木、乐清黄杨木、潮州金漆木、福州龙眼木等众多流派在南京都有一流的匠师,前二三十年更是木雕行业最兴盛之时。当时就有这么十个匠师,分别属于不同的流派,但都是技艺精湛的宗师级别,被人称作‘金陵十匠’,其中徽刻的代表匠师便是姓白,人称‘铁笔白’,一手铁笔大字写得那叫一个大气磅礴,我看你这牌匾上的溪上斋三字写得极具龙腾虎贲之势,定然出自‘铁笔白’之手。”
“‘铁笔白’便是浮生巷白老师傅?”
“应该是了。”
苏永年想了想道:“我也是从小学的雕刻,也知晓一二,徽刻常用的手法多为圆、浮、透三种,这镂雕牌匾不似徽刻的风格,你怎么就能断定白老师傅就是你口中的‘铁笔白’?”
王一诚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你学的哪种流派?”
“我无门无派,学的杂,都会一点。”
苏永年倒是没撒谎,从小跟着阿伯学习雕刻,阿伯会得多,他学得也多,久而久之便独具一格,连阿伯也赞叹他有融会贯通之才。
王一诚心道:都会一点?怕是都学得差不多了吧?
那天初遇时,王一诚就惊叹他一只小小的黄莺儿用上了诸多雕刻技法,却不互相抵触,实在不得不令人啧啧称奇。
一般的木雕工艺在选定成品样式时就已经决定好要用到哪些技法了,若是一股脑都用上去,哪怕是精通各种技法的匠师也雕刻不出好的作品来,反而会让木雕美感尽失,连存在的意义都不复有了。
所以很多的匠师宁愿一生都浸淫在某一个流派上,也不愿贪多嚼不烂到最后反而会影响到自已原本的雕刻手感。
手感这东西,至关重要,对于匠师们来说几乎等于全部。
而苏永年却能很好的把握分寸,该用到哪种技法时,就能用的上,却不会影响整体的布局及美感,反倒是相得益彰,那天王一诚在船上时就瞧出他对木雕技法融会贯通,在那一只小小的黄莺儿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也解释了那日李府寿宴上一些识货的宾客为什么会对这小小的木雕如此关注了。
王一诚笑骂道:“只准你都会一点,还不准人家一个浸淫此道数十年之久的老匠师都会一点了?”
苏永年心想也是,白老师傅在南京混迹如此之久,又是王一诚口中所称的“金陵十匠”之一,能精通些其他的技法也不足为奇。
王一诚继续道:“你看溪上斋三字旁边的枯木逢春图,可不就是徽刻浮雕、透雕两种技法的极致体现?”
苏永年也点了点头赞同他的说法,这么一看确实如此。
却又很不解为什么王一诚会对木雕这方面了解的这么多,不光是雕刻技法,连二三十年前的金陵旧事他都知晓得如此清楚,故问道:“难不成你也是从小学木雕的?”
王一诚笑而不语,他身后的童小安不满苏永年这么讲他家少爷,但又觉得他好像讲的有些道理,于是做贼心虚似的大声辩驳道:“我家诚少爷是世家大族的公子,自然是读诗书的。”
王一诚讪笑不已:“你也别听他瞎说,其实啊,我从小就不喜读书……就喜欢木雕这玩意,南京、苏州两地的木雕匠师都被我识了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