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蛋说:“初伏的庚日是怎么确定的?”
豆芽菜说:“我国古代采用‘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初伏的确定,是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的开始。
例如,2024年的夏至是6月21日,为甲辰日。第一个庚日是6月21日之后的庚戌日(6月30日),第二个庚日是庚申日(7月10日),第三个庚日则是庚午日(7月15日),所以2024年7月15日就是初伏的第一天。
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初伏开始的日期不尽相同。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简单来说,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双蛋说:“庚日的算法是如何确定的?”
豆芽菜说:“庚日是利用天干地支记时的方式。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组成,一共10个;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一共12个。
天干地支按顺序搭配,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个为一周期,俗称‘六十甲子’,循环记录日期。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会出现一个带有‘庚’字的日子,称为‘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
‘三伏’的日期便是按照这种‘干支纪日法’确定的。从夏至日开始数起,数到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和末伏持续的时间均为10天,但中伏的日期不固定,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这取决于夏至到立秋之间的庚日数量,如果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则中伏为20天。
例如,2024年的夏至是6月21日,从这一天算起,第一个‘庚日(庚申日)’是6月25日;第二个‘庚日(庚午日)’是7月5日;第三个‘庚日(庚辰日)’是7月15日,所以2024年7月15日就是初伏的第一天。
由于每年的天数不是10的整数倍,且庚日是依据天干地支的顺序循环确定的,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双蛋说:“南方和北方的暑伏有区别吗?”
豆芽菜说:“南方和北方的暑伏在气候特点上有一些区别。
北方内陆地区距海洋远,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干燥’,暑伏期间的热通常是干热,过程性雷雨天气较多,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差较大,一般在10摄氏度以上,空气湿度相对较小,大概在30%左右。
南方地区的暑伏则更多是‘高温、高湿’,相对比较闷热。当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时,南方地区的冷空气难以到达,同时副热带高压内部下沉气流抑制了云雨发展,伴有下沉增温作用,再加上湿度大,人们会感觉像在蒸笼中一样,这类天气被称为闷热型高温。在气象要素上的反映就是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差较小,一般在5摄氏度以内,空气湿度在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