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鹤鸣书院后,林鹏就被打发去送货了。王世安还特意关照,以后只能送猪杂,需要猪头肉就只能去四海酒楼购买。
如此安排,也是当初与酒楼东家曹孟德在契约上约定好的。
其实一路上,王世安已经认可了林鹏。之所以还要来书院,是想当着众多夫子的面,宣告收林鹏为书院的学子。
而且,他也有将林鹏纳入自己门下的想法。
既然是收学生,那就免不了拜师礼。
古人非常注重品行修养,学师德,谢师恩。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有“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投师如投胎”的说法,古训中也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教诲。
古代的拜师礼,过程较为繁复,由此也可见古人对拜师的重视和尊重。
不过,林鹏的年岁已经很大了,早已不是孩提启蒙的年纪,这次拜师仅仅是为了记名,方便日后举荐去参加县试科考。
林鹏端起刘八爷斟好的茶,跪下递给王世安,口中说道:“学生林浩然,拜见师尊。”
这个流程是刚进门时,刘八爷和他说好的,不必搞得很麻烦,否则今天他俯身让人踩踏之事,就有些不合礼仪了。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拜师的第一课。
一个想入学的弟子,如果衣衫污秽,怎么能行呢?
所以在王世安眼中,既然林鹏品行端正,又有学问,而且只是做个记名弟子,一切都可以简化。毕竟,他在学院的时间也就一个月左右。
王世安接过茶水,喝了一口后说道:“今日,老夫收林鹏为徒,日后他便是鹤鸣书院的学子了。诸位夫子做个见证。”
请来的四五位夫子听到山长的话,纷纷起身恭喜王世安,说他收了个好学生。
王世安见这些不会拍马屁的夫子,气不打一处来。他们穿的衣服还算周正,但怎么看都不像学子穿的儒衫。最关键的是,林鹏也没什么名气,这好学生又是从何说起呢?
不过,他也不好去纠正这些,而是从袖口掏出一个红色袋子,说道:“既然你拜我为师,那我也没什么可给你的,这个你拿着,去买一身儒衫,三天内赶到学院学习。”
县试将至,昨天刘八爷告诉他这个消息时,他差点开口骂起来。不能只因听说林鹏认识字,就安排他今年去考童生。万一考不上,还丢了他山长的脸面。
长者赐,不敢辞。林鹏上前接过红包,说道:“谢过老师恩赐。”
他用手掂了一下,估计至少有五两银子,看来王世安出手还挺阔绰。
“好了,拜师礼成,都散了吧。”王世安确定林鹏有才华,但他不相信一个没有系统学习过的人能顺利通过童生考试。
毕竟,县试不会考诗文,而是考帖经、杂文、策论三场。诗文好只能说明有文采,但与策论相比,不是一个方向的学问知识。
束脩也不要了,毕竟只是记名一个月,王世安这是钱没收到一分,自己还要倒贴。
当然,这些恩情林鹏都记在心里。
本想留下来看看鹤鸣书院的内部结构,结果刘八爷把他拽了出来,笑着说:“山长对你还算满意,亏得你小子听话,不然我做的这一切就白费了。”
“八爷安排得好,说实话,我本来不想来的,可是架不住您老一再要求。”被刘八爷拽着,林鹏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结果,在出学院长廊的侧门时,他们撞上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