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0章 我指望来了什么?(1 / 2)再嫁权臣首页

陶掌柜没想到自己预估错误,对面吃饭的人不但没撬走他家老板,而且还附赠了一门生意。

他听到朱玉笙要开粮店,嘴巴开开合合,终于憋出一句话:“那咱们布庄呢,是要关门吗?”

陶掌柜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在朱记布庄做工,卖了半辈子布,老了忽然要改换赛道,他心里有点打怵,试图劝东家打消这个念头:“大姑娘,咱们已经得罪了何家,布庄近来的生意也不大好,眼瞧着存货卖完之后,恐怕连江州锦都进不来货,您这是还要去得罪葛家?”

葛记粮庄的东家名姓葛名厚德,但名不符实,是个实打实的缺德鬼。

他年约五旬,吃得肥头大耳面泛油光,做生意全凭心狠手黑,哪怕有人饿死在粮店门口,也休想讨到他家一粒粮食。

不仅如此,但逢荒年他必哄抬粮价,恨不能把普通百姓荷包里的最后一文钱都榨干净。

朱玉笙非要开粮店,而且还是跟外地客商进货,便是在太岁头上动土,活得不耐烦了。

她年轻不经事,不知葛厚德的品性手段,他却不能不提醒。

所谓年轻气盛,朱玉笙半点不在意陶掌柜的劝阻,还笑着给对方吃定心丸:“咱们布庄的生意还是要继续做下去的,往后怎么经营再看情况,总能存活的。至于粮店,这么好的机会,还是要开起来。就凭价格战,葛厚德就得甘拜下风。他要真有不法行为,不是还有官府嘛。”

陶掌柜很想说,江州历来就是官商勾结的重灾区,新上任的刺史此时瞧着是个好的,但谁知往后真遇上事儿,靠不靠得住。

他不曾亲见过卫灏带兵闯进朱家,半夜封锁码头,亲自带人搜船,抱着救上来的人径直送回自己房中之事,只当她跟刺史府的交情约略比普通人强一些,能跟官府搭上话而已。

但在官府强权之下,真遇上事儿了,谁知对方是会帮葛家,还是帮自家。

“东家,官府之人未必靠得住,您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朱玉笙三思而后行的结果便是,三日之内同石原签定了合伙做买卖的契书,迅速挑了个两日之后的黄道吉日,统共花了五日功夫,便在江州城内开起了两家粮店。

不仅如此,她还花了一筐铜子雇了一帮街头小儿,把朱记粮店的价格编成儿歌教给这帮孩子,让他们走街串巷去唱。

江州百姓苦高价粮久矣,闻听有低价粮,当天便将朱记粮店的大门堵得严严实实,迫不得已朱玉笙还请了差役来维持秩序,队伍从街头排到了街尾,才勉强没闹出乱子。

贾氏没想到朱玉笙接手家中生意之后,布庄没见什么起色,但转头开了粮店生意却爆火。

她是个闲不住会算计的,问清楚朱玉筝粮食价格,一双细眉便拧在了一处,趁着朱玉笙晚上回去吃饭的功夫,在饭桌上教训她:“玉笙,你要掌家中生意,婶娘我也不反对。但咱们做生意可不是搞慈善,你去打听打听葛家卖粮的价格,再比对咱们的价格,旁人可不是拿咱们当傻子?!”

朱玉笙含笑道:“婶娘的意思是,咱们也应该抬高粮价,至少不能比葛家低了?”

贾氏还当她听劝,顿时喜得眉开眼笑:“我就知道你这孩子灵透,这么赚钱的营生,怎么能低价卖呢?要不明儿婶娘也过去帮你的忙。”她还亲自向朱玉笙传授省钱诀窍:“称粮的时候,秤上也可以做做手脚,一斤粮可以称七两或者八两,最不济也可以称九两。外面人都说葛家是七两秤,咱们也做八两秤,已经对得起良心了!”

朱玉筝难堪不已:“娘,别说了!”

父母品行不端,却又毫无反省之意,让她们做女儿的丢脸。

朱玉笛年纪还小,不懂大人之间的弯弯绕,抬头问胞姐:“二姐姐,娘在说什么呀?”

朱玉筝近来一直在店里忙着生意上的事情,也怕妹妹再被亲娘带歪了。

一个朱宝瑞已经让她头疼不已,还是被朱玉笙狠揍之后才老实不少,最近也没惹祸,别再把小的妹妹也教坏了。

她耐心解释:“大姐姐新开了两家粮店,娘的意思是要在称粮的时候缺斤少两骗人。”

朱玉笛童言无忌,鼓足勇气试图纠正亲娘的错误做法:“娘,骗人是不对的!”

“小丫头片子,你懂什么?!”贾氏举起巴掌准备教训这不省心的,却被朱玉笙握住了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