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聊天,聊着聊着就没时间观了,老宋看了看手表已经晚上十二点了。杨小了进来拍了拍门看到三个人还没睡,“少爷你在睡两个时辰,我接着盯。”
“四个时辰天就亮了你先睡吧,我们三个人一人一会就好了。你明天还得带孩子们采集木槿树叶子呢。”杨项东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件外套出去了。
夜色漫长,天总要亮。四月三十号,老宋有了两个好劳力,就安排俩人不要闲着。锯木头接木头,目的就是要把围栏建造出一个大概,提起门口种的草,老宋说“我们哪有时间搞绿化啊,那是专门种的给猪做饲料用的,配上豆渣喂猪。目前没种多少主要是咱们猪圈还没垒起来。想要猪长得快出肉多,这点也不够,种植面积必须够大才行。”
拿着锄头刨坑的吴肖连嘴里碎碎念着,“咋了?念经呢?”吴启荣把削尖的木头用力怼进吴肖连挖的坑里询问。
“没,我在想昨天杨相公教的粮食两个字。”吴肖连连忙解释着。
“肖连我记得你好像还在咱们府上读了几天书的,我也不知道你学了多少字儿,那时候你特别不会学习方先生老打你手心,后来你家老爷子去世你就不去私塾了。前后待了有两个月了吧。”吴启荣回忆着。
“少爷还记得啊。”说起这个吴肖连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其实没有俩月,在第二个月二十六号那天我就走了?”他沉默了一会接着说:“其实我还是挺想学点文化的。”
“这事情你就不如大壮了他可是比你干脆,这小子没听课就想学了来的,你也想学我就安排你和他们一起来这里和老杨学。老杨这人教学你也听了一节课,比方先生生动有意思。”吴启荣挥动铲子埋桩子。这让他觉得文字和知识对孩子们的诱惑有多大,尤其是杨项东和老二这种茅坑旮旯通北京的人,教孩子们课堂的氛围那可是相当融洽的。也怪不得本来是活泼的吴肖连对于能让自己学到知识的事情有些张不开嘴,封建世俗的规矩也让他不确实吴启荣会不会怪罪自己不务正业,也不确定杨项东会不会教他。不过晚上八个孩子座位变成十个,因为杨小了也忙完了,今天准备听一节课。吴肖连就坐在杨小了旁边,成了同桌,不,应该是同蹲。
老宋今晚让吴启荣和杨项东好好休息,毕竟明天要出门了,有个好状态迎接明天的生意谈判,他和杨小了倒是去忙活去了。
早睡早起身体好,第二天天还未亮,老宋已经在厨房里炊烟袅袅了,和他一起帮忙的秋娘王小哥忙活着蒸馒头,煮粥。带着小麦香气的馒头味道让起床刷牙洗漱的吴启荣和吴肖连肚子咕咕叫唤,不一会杨小了带着睡眼稀松的孩子们出来。带着孩子们把脸洗了清醒了一下。“排队!报数!”看着孩子们如同上体育课的学生,吴肖连皱着眉头,杨小了带着孩子们跑步拉伸身体。吴启荣看着孩子们觉得还是应该给孩子们搞一头奶牛,弄点牛奶喝。
“老宋你带孩子们好好干,我们中午没时间回来了,有事情晚上等我们回来说。”杨项东和吴启荣和吴肖连带着货物下山。“杨相公再见!”王小哥带着孩子们一起喊到。
“和宋先生做事情要小心,注意安全,晚上我还要检查作业的昂。”
“好……”听到杨项东这话语气就没有刚才那么的热烈了。
山下吴启荣安排的马车已经等待很久了,一路上不停息就来到了目的地文登县,几个当差的官牙本来朝着他们走过来,但是他们看到吴启荣吴肖连两人,特别是吴肖连身着百尺崖守御千户所府佣人衣服,又看到吴启荣那一张脸,并没有上前为难。转身出城了,也不知道又去哪里勒索去了。在城门外茶摊边,支好摊子吴启荣杨项东带着50斤的普通肥皂和五斤的槐花香肥皂。样小了和吴肖连接替摊子,俩人刚走进文登县胭脂铺店里,看来伙计被掌柜的交代过了,伙计很热情的把吴启荣和杨项东带进带客厅,热情的把吴启荣和杨项东手中的肥皂拿走,并上了茶,品了一口吴启荣惊讶的说。“可以啊今年的新茶。”
“嗯!上次我喝的也是。看来这事情李掌柜很重视啊。”杨项东放下茶杯他们走了一路也确实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