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1章 飞得莫名其妙(1 / 2)这个导演要谢罪首页

第371章 飞得莫名其妙

春节假期的电影市场,如果用一句网言网语来形容,那就是乱成了一锅粥。

往年的春节档,打头的三天过去之后,整体格局就基本上盖棺定论了,后续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几乎从来没有你追我赶或是后来居上的情形。

初始排片率直接关系到首周票房,而首周票房又联动着后续排片,除非遇到极少见的大热暴死黑天鹅事件,否则同档期的票房排名,大概率就是最终的版本答案了。

主要是春节档大量普通观众入场,极大地增加了翻身逆袭的难度。

自从在陈一鸣的带动下试映与网宣大行其道之后,预热营销已经成为左右院线排片的重要因素,而大片适配的巨量宣发又进一步压缩中小成本电影的声量,导致两极分化越发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在业内占据重要地位的专业试映场在“流行”几年过后终于走向崩坏,发行公司为了保排片各种骚操作层出不穷,院线方面表示公司里的傻子已经不够用了,长老们还是收了神通吧。

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资本的大举入局,数据分析方法也一并被引入,这种情况下,与选片经理和专家粉丝的主观评价相比,显然还是发行方投入真金白银的量级更具说服力。

由此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专业影评人和资深影迷的话语权正在被快速稀释,蚕豆分和票房的相关性越来越差,近几年的大热电影其评分基本都在7分以下,5分左右的“N亿大作”也是屡见不鲜。

由于蚕豆刷分困难,养号成本居高不下,中小片方根本刷不起,因此有些人索性直接摆烂,逆练神功走上反向营销的道路。

反正舆论平台又不是只有蚕豆一个,三大订票平台早就添加了评分功能,大众向的讨论区还有微博、贴吧和视频网站,在蚕豆那边打不过,就把战场开到别处去呗。

业内人士关注的则是台面下的暗战,大壮这回也悠哉不起来了,他和老牛两个人各带一个组,今天帝都明天魔都后天穗城,飞得比高强度路演的陈一鸣还要辛苦。

就算观众老,还有情怀绕。

按照它的首日成绩,大赚一票是妥妥的,只是大杯还是超大杯的区别而已。

只要观众新,不怕套路老。

去年春节档上映了两部港产片,一个上了十位数,一个九位头儿上也是個大数字,这极大地提振了一度萎靡的港圈,这不今年他们果断加大力度,一次上三部鲸吞大盘的目的昭然若揭。

打头儿的3D魔幻大片倒是气势十足,连续两天破了亿,不过增幅也没有特别夸张,最近一天又落回到了9000万的水平。

虚构几篇蚕豆神评转帖出来负责口诛笔伐,然后水军在低门槛的社区下场对喷,骂战一起也就有了关注度,电影的热度自然而然就起来了。

索性组局的导演王京是老油条一枚,从来不跟钱置气,他很快就意识到了关键所在,果断切换了假想敌,把注意力从铂爵移开,开始冲着身后那部合拍片发力。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毕竟这部电影是典型的圈钱之作,打的就是收割一波情怀票房的主意,卡司看着豪华,但其实制作成本并不高,能不能赶得上营销费用都难说。

只要片子不是烂穿地心那种“两分神作”,5分左右的平庸之作都能靠营销救回来,毕竟普通观众的口味远没有蚕豆人那么刁钻,也做不到阅遍千片无梗不知,炒冷饭根本算不上什么什么大罪过。

在排片、卡司、宣发、声量都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三部港产大片却没能营造出一击必杀的架势,大年初一赌神牌儿冷饭凄惨踏空,被陈一鸣的剧情片华丽丽地爆了菊。

我打不过陈一鸣,我还打不过你个死文青么?

短短几天过去,论剑的五绝已经呈现出一前二中二后的格局,《第十三层楼》单日票房稳步走高,从6000万出头儿爬上了7000万,依旧排在第三;西游续作在改编上的硬伤开始逐渐显露,虽然单日票房也在涨,但后势明显乏力,眼看着就要被追上了。

这种拉锯态势可太受媒体人与吃瓜群众的待见了,网上各大社区都在讨论这个春节档的盛况,资深影迷、明星粉丝、理中客砖家、顶着各种马甲的串子全都下了场,吵得昏天黑地。

然而华国的版本更新历来是高铁速度,春节档大盘确实如他们所料继续暴涨了,可是观众的选择却没能如其所愿。

这也是近几年港产大片连续在春节档霸榜的主要原因,港城电影圈到底是祖上阔过的,在商业电影的制作与发行层面积累了一套成熟手法,再加上一大票抱团的“中老年”港城明星,拿到内地来属于降维打击。

不辛苦不行,台面上是文明切磋,背地里则是刀光血影,这时候排片率就是五绝的内力,五家发行团队全都死死抱着自家的饭碗,虎视眈眈地盯着别家的菜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