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被煽动的倭人平民莫名其妙向俞家军小股俞志辅部队发动突然袭击。
当然,这种状态对俞志辅的消耗显然不小,他一直在完成突破的极短时间内绽放了一小会儿,随后就赶紧收敛。
其他的就只能是尽人事安天命了。
名字叫什么安倍晋四,据说是因为家里排行老四。
神魂之力一个镇压,所有逃脱的,矿工大匠甚至欧阳家的那几个全都被当着人面审问了一次。
于是处理这一场战败并且谋划找回场子的事情就交给了俞志辅,当然,这本就是人家的本职工作。
“将军大人,西北那边传来的消息:那边已经出现大面积的强大武士死伤事件!
因此东边儿最后有惊无险,还顺带斩杀了千余前来进范的倭人,还有个王华颇有些耳熟的日子将领也在授首之列
也可能是损失惨重……
这一日,在王华的灵觉中,有一股如烟血气冲天而起,与神魂一种奇特的烧灼消融之感。
从结果上强化了倭国的中央集权,虽然这种所谓的集权在王华看来十分别扭。
虽然只有这一个相同点,但如此大面积的高等级战斗力伤亡,除了明国人的报复,足利义辉实在想不到其他什么样的势力能够做到这样的事情!
但这种影响是更虚层面的变动,且不说持续时间短暂,哪怕这冲击再强几倍,也无法影响到王华安居识海之中的神魂本源,甚至就连影响两柄飞剑都做不到。
也正是这一天,俞志辅这位主将算是成功出关了!
用大明古道的评价标准,这家伙恰好处于俞志辅前来倭国之前的境况,相当于先天气海境巅峰武者。
室町幕府的将军是足利义辉,这是个比较有名的家伙,据说政治手腕极为高超。
再多些,就不能想了。
然后就惹出了王华。
果不其然,就在俞志辅闭关的第九日,岛根地区最西边和最东边的两处银矿据点同时遭受了袭击!
转瞬之间,那处银矿合作资格就被卖出了天价!
“不过所有出现这类事件的地区都距离明国人那个被攻破的银矿采矿点比较近……”
虽然方才有一刹那哪怕连王华都受到了些许影响,为俞志辅聚集的灵地领域瞬间被冲得七零八落。
战后,俞志辅闭关时间第十五天,这一天王华给他弄得临时灵地灵气环境只有外界的三倍了。
也就是八尊【天将】+七百名【天兵】被单独拉了出来。成立八支巡逻小组,开始在整片银矿区交替往复的巡逻。
人家可是天朝上国,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就凭倭国与明国的恶劣关系,显然是很难很难通过明国内部来处罚对手的。
什么叫天才?这就是了!
当然,这些情报都是偏向官方的数据,真实的织田信长是会更弱一些,还是更强一些,都有可能。
波及六个大名领地,并且凶手全都无法归案。甚至前不久还开始有神社找到暗中攻击,并且随后被洗劫,现在各地已经开始人心惶惶了。”
总之,现实情况让俞家军向外派出哨探深入调查敌军的计划无法实施。
这便是所谓的精气如狼烟了!
并且在王华的灵觉之中,俞志辅释放这一波狼烟精气的前后,其气势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俞志辅以及他的军队终究掌控大势,抓到叛徒尾巴之后,清理并不难,只是耗费些时间罢了。
至于剩下的另一半,倭国从此多事了!
京都,这个时代的天皇是正亲町天皇。
好在矿工之中的大匠和欧阳家重要族人都在俞家军玄字营的拼死抵抗、掩护下成功撤退。
俞家军玄字营三支百人队近乎全军覆没,以江南九姓之欧阳家为首承接的一处银矿,开采点遭受了洗劫。
但同样的,这种事情往往最需要的就是证据!
虽然后来复盘,发现东边这处大概率是佯攻,派出来的千余士卒也是战斗力不咋地的长枪足轻为主。
说起来,这三个姓足利的家伙分别都是室町幕府的第13,14,15三代幕府将军,其中那个足利义昭恰好就是这个幕府的末代将军。
其成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了幕府将军的权威,小日子赫赫有名的织田信长后来就在他的影响下前去进行了类似朝拜的政治举动。
“八嘎!到底是什么原因?难道那些饭桶就一点点消息都打探不出来吗?”
从已经暴露的那个欧阳家管事查起,银矿之中,有人在工作放松之余受倭人势力的收买,当了叛徒。
“将军大人,由于动手的人实在太过神秘和残忍,几乎所有见过的人都被血腥杀害,实在是查不到有用的线索。不过……”
至于那个织田信长,他的地盘并不在岛根地区附近,而是在西南。
并且是同样修行以兵家气血之道为主的先天武将。
只俞志辅这一位,于王华来说便是一极度具备科研价值的素材。
当然,这个素材的前缀词是同类,王华也只能以一些代价换取俞志辅少许血液毛发之类的去研究。
幕府,足利义辉、足利义荣、足利义昭三人以及一众幕僚正在商议最近政务。
不止囤积在那里的数百吨银矿石被抢走,近3000名矿工更是被干掉了八成。
不知何时起,周边区域的倭人势力针对岛根各大银矿的袭扰开始变得稀疏,仿佛终于放弃了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
但就算如此,那欧阳家剩余的几人也不依不饶,非得要俞志辅赔偿他家损失,说什么责任在俞家军云云。
真真不知这些个官儿,到底是大明的官还是异族的官。
难的是在这之后该如何报复倭人!
内容大概率是以一个附属国掌权者的身份向宗主国请罪,说自己国内的天灾连绵,说国民怎么怎么不通教化,影响到了天朝上国商人的庞大利益,诚惶诚恐云云。
最后还极尽谦卑和凄惨的请求上国原谅。
篇幅中写了许多能够激起国朝儒家势力对武将和商人忌惮的语句和内容,几乎就差明着挑事情了。
只能说倭国上层对明朝的情报的确掌握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