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姗姗来迟的竞争对手
金尚娓娓道来,赵荣珍和魏双萍一边听一边记录,渐渐地,将金尚说要表达的意思理解清楚了。
“现在,今夕文库已经上线一周多的时间了,暂且不提流量热度和用户留存,我对网站书库的规模有点不满意。可供观看和选择的书太少了,必须增加……”
顿了顿之后,金尚喝了一口水,顺了顺嗓子,说了这么久,也感到有些口干舌燥,
“既要保证质量,又要维持高速增长,二者是不可兼得的,这一点,我也知道,不会强求将一些质量不过关的作品发到网上凑数。因为内容事业部编制不全,无法在总体规划上提供指导,目前只能由我来总体把控。公司有两大内容来源,报刊杂志的文章和收购而来的漫画制作发行部门的作品,这两者,保持独立运作,互不干扰,虽说专注于主业,却也不利于发挥母公司的平台优势……”
“金总的意思是,打通两者之间的壁垒?”
对于金尚早期的规划格局,魏双萍可能没听说过,赵荣珍倒是知道金老板心中一直念念不忘的大IP开发计划。
“对!报刊杂志中的现实题材故事,一部分完全可以开发成连载漫画,而版权库中的躺着睡大觉的经典漫画,二次开发的程度太低了。你们两人,一个是文字内容生产的掌舵人,一个是执掌漫画制造发行的干部,可以从彼此的版权库中,挑一些热度较高的作品改编。普罗大众的喜好,非常善变,不可捉摸,但是,现成的成功题材,总不会差到哪里去。原创作品肯定要跟上,更加保险的‘炒冷饭’,也是快速扩大内容规模的不二法宝。甚至,非本公司的原创IP,外部热门小说,漫画和影视剧,都可以购买改编权……”
这么一说,赵荣珍和魏双萍就知道金尚的意思。
脑洞和发散性思维不值钱,但是经过市场检验的作品,自有其可取之处。
能改编就改编,不能改编就模仿跟风,迅速形成风潮,吸引网友的关注目光,同时扩大文库规模。
“当然,自身的制作能力建设,也不能疏忽。具体的如何操作,你们各自组建相关团队,评估对方的版权库,选取曾经火爆过,或者现在正在风口浪尖上的作品,先改编试水,看看效果。在各自渠道能够消化,就自行处理,如果有极度看好的作品和题材,需要母公司协调资源,加大推广力度,可以来找我。另外……”
金尚将刚写好不久的名称为《九鼎战争(暂定)》的初始脚本发给两人。
“这个新作,是和《三国志2》和《三国杀》同步发行的幻想题材故事,你们先各自内部看看,如何在漫画和小说领域做出亮点。如果效果不错,我会投钱聘请优秀的动画制作团队,将其搬上荧幕……”
“为什么不自己组建团队制作?”
魏双萍的疑问,也是赵荣珍想问的,金尚轻叹一口气答道:
“美影厂那么多优质资产,并不是太贵的动画制作团队,我为什么不买?除了不想接手动画电影和特效团队的大坑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能联系到电视台播放的渠道。咱们自己组团队制作,卖给谁?连播放的地方都难找。贱卖吧,我又舍不得,也对不起大家辛苦一场的成果。”
现在的大银幕和小荧幕就是所有公开播放渠道了,除此之外,就只能发光碟录像带,这样的话,影响力太小,也太亏了。
这可不是上不了“星”,还有视频网站兜底的年代,电视台不播放,那就真的只能束之高阁了。
这年头,没有稳固的电视台播放渠道的动画剧集和连续剧制作公司,就是个屁。
渠道,才是真正的定海神针。
内容为王的年代,还远着呢!
“是我想多了!”
在这一行打拼过好多年的赵荣珍一点就透,也明白了金尚的顾虑,翻了翻金尚的脚本梗概后,稍微有点意外,
“古代武将在未来都市大打出手的幻想故事,还要插入公司现行产品,以及未来规划中产品的软广告,要求不低啊……”
好在,金尚已经将故事背景写得很详细了,第一幕的背景是十三年后的二零零八年,在那个如同近代科幻一般的世界里,人人拿着巴掌大的“手机”,就可以走遍天下,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在线支付,视频聊天,犹如后天的“器官”一般,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时速达到三四百公里的磁悬浮和高速铁路,无处不在的网络,三维立体影像,定点狙杀的无人机等,金尚还贴心地在设定页中绘制了草图。
不仅如此,一个个活龙活现的古代人物,来到未来都市之后,发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以及和未来人的互动,为了各自无法退让的理想而大打出手。
“有点意思!”
魏双萍草草看了几遍,就觉得很不错,
“未来,真的会变得那么方便吗?总觉得有点不现实!”
“一切皆有可能!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现在不是已经实现了吗?甚至,月球都登上去了……”
“说的也是,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这样的场面吧!”
“你们先找人研究一下,以后找个时间,我叫上游戏开发团队,聚一聚,将初步的开发计划定下来。就这样……”
领下老板的任务后,两人依言告辞,下去忙碌了。
事情交代完毕,金尚看了看时间,已经四点多了,这个时候,股票市场应该已经收盘了。
打开电脑,登陆网站,就看到了门户网站财经板块,已经更新了今天的动态,其中,最受金尚关注的,就是即将入手的上市公司北船机电的年报。
因为业绩不佳,几经动荡,今天之前,连一九九四年的全年财报都没有出来,拖延了四个多月,在证监会轮番问询之下,总算是姗姗来迟,和投资者见面了。
从报表上看,全年营收七千三百万,净利润才一百四十多万,利润率低到不能直视。
而这个水平,居然比前年还好,一九九三年净利润负六十五万。
乍一看增长率,着实亮眼,再看绝对值,让人笑掉大牙。
大型船用设备但凡少买一两件,估计也没法让今年扭亏为盈。
各项指标,基本卡在继续挂牌交易的下限了。
市场反响也相对积极,免去了迫在眉睫的退市风险,只要经营数据不继续恶化,至少还能再苟两三年,反应在股价上,冲高回落后,收盘涨百分之七,也算不错。
另外,随之出炉的一季度业绩快报,也还凑合,在传统淡季,还能维持着小亏一百二十万的业绩,比前三年同期要好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