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谁在想我(1 / 2)我家地里有条龙首页

刘慧看着沈媛脸上表情变幻,大概猜想到了对方的想法,不由得微微一笑。

“沈老板,您可能不太了解,种地收成这种事有时水分大得很,别看现在外面黄连价格炒的那么高,杨小鱼这片地不大,最后能出产多少还是未知数,说不定就只有几百斤的产量,这么算下来,顶多就能卖几万块,根本不叫事。”

沈媛微微点头,挥散心中震惊的同时,也消除了去给国药厂赵经理打电话的心思。

赵经理那边说了,人家需要一百五十吨的鲜黄连,她要是只找到几百斤,说出去都不够丢人的呢。

沈媛说了几句客套话,正想把后续的事情交给秘书处理,她亲自去找一趟杨小鱼。

谁知,没等她把秘书喊回身边,那位姓刘的老专家就满头大汗地奔跑过来。

“沈总,我们已经计算得差不多了,现在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您想听哪一个?”

这话一出,差点把沈媛给逗乐了。

平常看起来严肃木讷的老刘同志,怎么今天还学会开玩笑了。

“刘教授,那我就先听好消息吧。”

“嗯,报告沈总,好消息是这片土地上的黄连产量完全超乎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国家有药材种植记录以来,鲜黄连的亩产最高也就是两百多公斤,但这片土地上的黄连,种植密度大,土壤肥力强,再加上种植手法好,后期养护合理,使得产量远远高出正常水准,保守估计,亩产将达到五百公斤左右。”

“呃。”

听着专家作报告的刘慧,被弄得一头雾水。

五百公斤怎么了,不就是翻了一番么,这跟她刚才预想的情况也差不太多啊。

沈媛毕竟是农威公司的总经理,不由震惊的皱起眉。

刘教授接下来的一句话,惊得刘慧,差点当场昏厥过去。

“沈总,我说的可是是亩产五百公斤,这里粗略估计有五十多亩种植了黄连的土地,初步预期最终的收获将会在三万公斤左右,国药厂急需收购一百五十吨鲜黄连,我们一下子补齐了五分之一的收购量,您还不觉得这是个好消息吗?”

沈媛感觉,刘教授的话在她脑子里,就像有回音似的。

整整三十吨鲜黄连,要按如今的市值收购,那得是多少钱啊?

“沈总,好消息说完了,那我就说说坏消息吧,以咱们公司目前的情况,根本没有财力去收购这么大批量的鲜黄连。”

沈媛恍然回神,眉梢一挑:“你说咱们财力不够?怎么可能。”

“沈总。”

刘教授话说到这里微微一顿,他警惕的瞥了刘慧一眼,伸手把沈媛拉到一边,声音压得极低。

“沈总,您先别发火,听我把话说完。今早刚收到的消息,英联集团对外销售鲜黄连的价格已经达到了每公斤八百块,如果我们用同样价格收购的话,三十吨的鲜黄连,需要两千多万的资金投入,咱们公司现在应该没有那么多的流动资金,沈总您怎么了,不会是中暑了吧?”

刘教授的话还没说完,就看见沈媛捂着额头,身子摇晃,吓得赶紧上前一把搀扶住。

另一边,张村长凑到刘慧的身边,想问问具体情况,却也是发现刘慧捂着双眼,一副快要摔倒的样子。

沈媛和刘慧双双被惊晕了。

谁能想得到杨小鱼那家伙随手种下去的五十亩黄连,到最后竟然拥有两千多万的价值。

沈老板不理解。

刘主任不理解。

估计无数村民和沈媛手下的那些专家也全都不理解。

“快,快去找村里郎中给沈老板和刘主任瞧瞧,这好好的怎么还集体中暑了呢,对了,小鱼种的黄连不是能消心火的吗,快拔几棵来泡水喝!”

张村长扯着嗓子呼喊,众人忙着照顾两位“中暑”的大美女。

杨小鱼默默听着,眼中闪出疑惑。

她们明明是在屋里聊天,怎么可能双双中暑,刘慧那女人又在搞什么鬼?

就在他心头起疑之时,张村长领着某人快步来到他面前。

“杨老师,这位是城里来的刘教授,人家想问问你那些黄连是咋种出来的,刘教授,这就是种黄连的杨小鱼,省城里回来的高材生。”

张村长简单一介绍,刘教授激动的上前,一把握住了杨小鱼的手。

“杨小鱼,你真是神人啊,快跟我说说,是怎么种出这些黄连的,我搞中药材研究几十年了,还没见过种的那么好的黄连呢。”

杨小鱼看着眼前须发皆白的刘教授,被他的热情弄得有点懵。

他知道地里的黄连长势惊人,而且成熟周期还缩短了几十倍,这的确有点太惊世骇俗。

就算那些种子是农威公司试验田里药兴25号,也无法解释这种神奇的现象。

种植技巧上的小花招更是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