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八章 无题(1 / 2)南宋小良人首页

孙山的瓷窑烧制试验现在遇到了难处,一时间寻不到解决的法子。

林林种种的问题碰到不少,但大多都被孙山带着两名老师傅一一克服了,现在没解决的还剩下三个,看似不多,但每一个都是至为关键的大问题。可以说,任何一个攻克不了,都严重制约着孙山的计划无法进行下去,一个搞不好,就会让他的青花瓷大业化为泡沫。

第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大规模的烧制大型瓷器,成品率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大型新磁窑建好之后,孙山试着点火烧制了两窑,可惜开窑之后取出来的瓷器,不是裂纹严重,就是色彩驳杂。真正能合乎他心中标准的青花瓷,第一窑勉强有一件瓷质马桶堪堪达标,第二窑却是连一件都没有,第三窑……还没点火,就被他叫停了,找不到真正原因,一昧地莽撞尝试只会持续失败下去。

这事说来也怪,小磁窑的试验明明每次成果都不错,令孙山的信心膨胀无比,可一换到大磁窑当中,他那膨胀的信心就被一根针戳破,瞬间打回了原型。孙山也不是那种无缘无故便会放弃之人,但是扎他的那根针仿佛就是无形之物,实在是难以识破。数番查找之后,他也只能将问题的根源之一,锁定在大磁窑的结构缺陷上。

第二个问题出在透明釉上。青花瓷的青色是一种釉下彩,在坯体表面描绘纹饰之后,还需要在外面再罩上一层透明釉,这样放到高温还原焰之中,才能烧制出精美的青花图案。

可是孙山检查过所有瓷器之后,从中发现一个大问题,不论是小磁窑,还是大磁窑,取出的失败产品当中,普遍存在青花被烧成棕色或黑色的现象。这其中根源不用多想,一定是出在外面那层透明釉上,估计不是材料配方有问题,就是涂抹工序出了错。

透明釉的配方是磁窑场里本来就有的,孙山也不太懂,之前烧制别的瓷器品种问题不大,但是一轮到青花瓷,失败概率就一下变得极高。

第三个则是原材料的问题。青花瓷的用料主要就两种,一是高岭土,二是钴料。

钴料这种矿产,两浙地区最不缺的就是它,几乎到处都能开采到。至于高岭土矿,虽说分布极多,但是青花瓷需要的是不含铁、高纯度的高岭土。这种品质的高岭土,本地不是没有,但是出产很少,孙山之前花高价搜罗来的一点库存,几次烧制下来,已经所剩不多。

这三个问题,每个都是迈不过去的坎,孙山哪怕是天天杵在磁窑场里,也没想出解决之道。

遇到难解的问题,一味地钻牛角尖肯定是不行的,哪怕是撞破了南墙也只会头破血流。

孙山此时就是这般情况,他数番尝试无果之后,只得无奈抛弃了闭门造车的思路,引它山之石,攻己山之玉,方是解决问题的终南捷径。

值此之时,更应求思、求变。

于是乎,孙山便将自己的歪主意打到了别人的身上,而他选取的目标也是赫赫有名,甚至可以说其声名远播于海内外。

这个它山,就是景德镇,而它山上的石头,自然是指景德镇上的那些瓷器同行,更确切地说,是这些同行手里掌握的秘方、人才、原材料之类的资源。

说来也是好笑,孙山在烧制出青花瓷之初,还在平白无故地揣测,景德镇瓷器商们会不会打他的歪主意,可是现在一碰到问题,他就立马心思调转,反过来打起了别人的歪主意。

这种不太光彩之事,最后能否成功,孙山却是信心十足,困难一定会碰到,但是有金钱开道,硬砸也能砸出一条血路来,而他孙家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

很快,他就定下了主意,近期之内亲自跑一趟景德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