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只有汝阳有,那我得去试试运气,万一......”
听得解释,不少百姓眼前一亮,迈步就要跟着一探究竟。
“等等,你忘了我们是来做什么的?”
不过,很快百姓就被同伴拦住。
“对了,差点把正事忘了。”
挠了挠头,下意识地迈步的百姓略显尴尬地笑了笑。
没错,此番他们前来除了观看立国大典之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找出汝阳的种种不足,然后上表朝堂看能不能将国都争取到洛阳或是襄阳。
虽然知道希望很渺茫,可总想试试,万一成了呢?
就这样,两路百姓再向里城走去。
然而越走,他们越是心惊,说话声音也是越来越小,
“汝阳的百姓都这么富庶?好多竟然穿的绸缎。”
“就是!我们洛阳的百姓都没有这么多穿绸缎的,他们哪来的银子!”
瞧着汝阳本地百姓的装扮,两路百姓再犯嘀咕。
大唐之时,朝廷曾有规定,非达官显贵不能穿绸缎直到后来虽说规定已经名存实亡,但能穿得起绸缎的百姓依旧是少数,然而汝阳却是大多数都穿着绸缎。
“这个....好像听说汝阳这边有个绣坊,能出双面刺绣,很是神奇,另外不少外来商贾都在给汝阳卖蚕丝....久而久之,百姓们能穿绸缎也不足为奇。”
一位洛阳的商贾小声解释道。
这在商界并不是什么秘密。
现在商界皆在流传有三大赚钱的生意,汝阳陶瓷、汝阳刺绣和汝阳抄本!
谁要是能抢到货源就是稳赚。
“哦!原来如此。”
两路百姓忍不住一叹。
这一点,洛阳和襄阳依旧办不到。
“看戏喽!看戏喽!再去得迟了就没位置了!”
前行了没多远,这时大街之上又有百姓喊道。
随着百姓一喊,街道两侧更多的百姓涌向了城南方向,甚至还有不少带着凳子。
“看戏?不就是参军戏!至于如此?”
见状,两路百姓忍不住嗤鼻一笑。
一路走来,终于找到了一个汝阳百姓比不上洛阳和襄阳的地方。
所谓参军戏就是两名戏伶互相捧逗,令人发笑而已,洛阳与襄阳两地经常上演,当地的百姓已经看得不爱再看。
汝阳百姓这般表现明显就是没看过。
无巧不巧,
刚好有汝阳百姓听到了这句话,
“呵呵,我们汝阳的戏可不是参军戏,对了....实话说,参军戏我们也看得不想再看!”
撇了撇嘴,留下这句话后,汝阳百姓撒开了腿向前奔去。
“什么意思?难道演的不是参军戏?那又是什么?”
这么说,直接让两路百姓愣在原地,脸颊也有些火辣辣的烧疼。
“走,要不去看看?”
回神,领头的一位百姓再也忍不住。
好奇心驱使着他必须要弄明白汝阳的戏到底是什么。
“走!”
就这般....两路百姓也跟了上去。
.........
与此同时,府衙,后堂,
李默靠在椅背上狠狠地灌了一口茶水,长长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