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桓的战略规划中,未来茶叶还要更大体量卖给阿拉伯人,让他们带入大量的茶叶西进,在海上丝绸之路全面谋取暴利。
茶叶、丝绸卖出去越多,大宋赚的越多,未来陆地版图疯狂扩张的时候,才有雄厚的资金支撑大移民时代对周边的占领。
王宗濋看了一眼赵鼎,然后对赵官家说道:“臣倒是觉得西南大理国产茶丰富,不如……”
“不如什么?”
“不如把大理国收复了,这样朝廷产茶的地方又多了一块,更多从茶叶输送到海外,为朝廷和民间都带来利润,你好我好大家好。”
王宗濋俨然一副奸商的嘴脸。
这就相当于把大理国那里生长出来的茶叶,拿过来,让民间商人通过运输到海外,赚取暴利的形式,为朝廷增加大量收入。
这个过程中,朝廷赚了,民间商人也赚了,海外诸国,甚至金国的完颜昌同学坐在家里也有了茶叶喝了。
多方共赢啊!
见赵官家没说完,王宗濋又说道:“朝廷即将收复的安南也可以大量种茶,都是钱啊!”
赵桓看了一眼赵鼎。
赵鼎咳嗽了一声,说道:“陛下,王太尉的话也不无道理,不过,引导茶农种植更多的茶,才是根本。”
“如何引导?”
“我朝目前的茶叶在十二路七十州二百七十八县种植。”赵鼎说道,“尤其以陕川最多,年产可达到三千万斤。”
这个产量在宋代已经非常高。
宋人对茶叶的追求热度也极高。
茶叶是兴于唐而盛于宋。
王安石也说过: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也。
赵鼎继续说道:“然则,茶叶喜温而不耐寒,需要雨水,北方许多地方无法种植,南方更为适合,东南之地,有种稻米,国策又定了改稻为桑,种茶可以在山地之间,依臣看,两浙、福建的山地皆可种茶。”
“那如何引导民众大量种茶?”赵桓又问道。
总不能给茶农免税吧?
复杂的系统里,不是一句免税就能够搞定的。
给种茶的免税,那转眼明年很多农民就跑去种茶,原本是种稻米的,转身去种茶了,粮价它不涨才怪。
赵鼎想了一下,说道:“有利益,就会有人追逐,想要扩大茶园并不难,不需要减税,只需给两浙路、福建路的官员制定相应的考核任务,但是不能动摇粮食生产的任务。”
王宗濋说道:“但是这样,还是会有官员为了完成种茶任务,去逼迫农民将田改成茶园。”
“粮食的市价与部分农民是否种田并无绝对关联,与一个区域粮食总量有关联,朝廷不可能指挥地方官员如何治理地方,朝廷无法看见地方的真实情况。”赵鼎说道,“所以,我们必须将我们要达成的任务,交给地方大员去执行。”
“赵相公说得对。”赵桓说道,“地方官如何执行,是地方官员的事,若是朝廷干涉两浙路、福建路的地方政务,那其他二十二路,管不管?”
“可是……”
“若是这个执行中,出了问题,是朝廷的责任,还是地方官员的责任?”赵桓继续说道,“若是中途出现各种问题,该做调整的时候,地方官知晓的情况下,却无法做决策,朝廷如何知晓这些问题并迅速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