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村生产大队的大队长施卫民还是第一次遇到有知青亲属朋友想留宿知青点的情况,接过赵美娟递过的单位介绍信,展开即瞪大眼睛。里面的字有一半不认识,但不好意思说出来。
装模做样看了一会后,他把信还给赵美娟,笑着对她们说:“只要大家没意见就行。”
他不知道刘小红有没听懂自己的言外之意,知青们要接待亲朋好友当然可以,但是大队不出口粮。
其实身为大队长,他也好难,要操心全村人的温饱。
这些知青说是来下乡锻炼,每天和村民一起下地干活,可毕竟是城里长大的孩子,根本没干过农活,做事真的不怎么行。他不知道别的生产大队怎么样,就自己这个大队来说,这十几个知青真是不小的负担。每个月得分他们一百多斤米啊。
这两年光景好些还好,如果像六几年大灾荒那会,他都不敢保证会不会饿死人。
所以赵美娟要在这住,他同意,但就没办法从大队里拨口粮了。
得了大队长允许,赵美娟连声说谢谢,和刘小红兴高采烈离开。
施卫民看着二人的背影,心里也是颇有感触。
本来都是城里的孩子,在农村锻炼了大半年的刘小红和在城里纺织厂上班的赵美娟比起来,就是差了许多。他真希望早点来政策,让自己村的这十几个知青能早点回城。这些读过书的年轻人,留在农村可惜了。
想到读书人,施卫民不由想到施茂彦,顿时重重叹了口气。
此时,在山上砍柴的施茂彦,干活干的满头大汗,冷不丁的却打了个喷嚏。
在一旁捡松果的施敏儿听到,连忙关心问:“小叔,你是冷到了吗?”
施茂彦停下砍树枝的动作,笑着说:“你看小叔这样子,像冷吗?”
施敏儿看着他脸红红额头还直冒汗的样子,摇了摇头,冷不丁说出:“那一定是有人想小叔了。”
施茂彦笑了,在帮忙捆树枝的杨祺然和杨宏朗也笑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施茂彦好脾气问。
杨宏朗接过话道:“这个我知道,打喷嚏是有讲究的,一想二骂三感冒。小叔只打了一下喷嚏,肯定是有人想你。”
“对对对,小哥说的没错。”施敏儿可乐了。
“这话哪里听来的?”施茂彦真拿现在的小孩子没办法,搞不懂,怎么就比自己小时候那会知道的多那么多。
施敏儿笑眯眯告诉自己小叔:“是美美姐姐告诉我们的。” 末了还不忘强调:“美美姐姐不仅做饭好吃,懂的也非常多哦。”
对于这答案,施茂彦好像并不意外。
自从那次赵美美误入自己家,给孩子们煮了一顿饭后,孩子们,特别是敏儿和她的关系突然就好起来,经常在他们嘴里听到美美姐姐。美美姐姐说了什么,美美姐姐告诉他们什么。
现在的施茂彦可以肯定,能让孩子们这么喜欢的赵美美,绝对不是像其他人说的那样的。
施敏儿捡了满满一筐松果,擦了擦额头的汗,问:“小叔,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回去?我还想去知青点找美美姐姐玩。”
施茂彦看了看未处理的枯枝,告诉她:“很快了,等小叔砍完这几根。”
施敏儿嗯了声,乖巧走到不影响叔叔和哥哥们干活的地方坐下。
没多久,砍完柴的施茂彦领着三个孩子下山。
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东西,施敏儿年纪小,背了一筐松果,杨宏朗两兄弟则一人背了一小捆柴,施茂彦肩负重任,挑了两大捆。
四人一路互相鼓励,有说有笑。
路上陆续碰到几个同村村民,几个孩子都很有礼貌打招呼。几个村民无一例外,夸赞几个孩子有礼貌。但等他们走远,却又无一不例外在他们走远后一脸惋惜说着,孩子都是好孩子,可惜命薄,父母早逝之类的话。
有两个人说着这些话的时候,恰好给路过的赵美美听到。
她不自觉放慢脚步,那本四处张望的双眼慢慢看向脚下。
其实类似这样的话她听过不少,小时候爷爷奶奶带她回乡下,那些热情的左邻右里来串门,许多都说过,什么多好的孩子,偏没有父母疼爱的命。
她从一开始听了暗暗流泪,到最后内心毫无波澜。回过头去看,她不知道年少的自己是怎么熬过这段过渡期的,她以为其中的滋味早已忘记的干干净净。然这会听到村民说施家三个孩子,她竟有些记起来了。
赵美美很小的时候就认识到,这世上有些事事没办法问为什么的。
比如有的人,生下来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有的人,可能连亲身父母都不爱。
这些不公,你没办法问老天爷为什么。
她以为自己对于这些事早已经看淡,然今天听到村民说施家那几个孩子,她竟然有些难受。
或许是那几个孩子实在太乖太懂事,对她又信赖,但凡见到都美美姐姐亲热喊着,没想到还真喊出了几分情分。又或许是,这几个孩子的身世引起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共鸣。
赵美美笑了笑,笑容有些苦涩。忽然有点想去施家看看那几个孩子了。
这么想,赵美美便放弃了漫无目的瞎走,改而向施茂彦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