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082 附庸风雅(1 / 2)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首页

捕快走了并不意味着就没人管了,摆放桌子的地方被用绳子给隔离开,留有出口和入口,并有专人看守。

等桌子坐满就禁止进人,之后出去一个就放进来一个,免得发生矛盾。

一开始自然有人不乐意,凭什么别人能进去大吃大喝我要在外面等着?

可他们是亲眼看着捕快进酒楼的,自然不敢闹腾,慢慢的大家也就都习惯了这种规矩。

甚至先来的会自动给后来的人讲规矩,让他们在这里排队候着。

饭菜说不上丰盛花样也不多,四荤四素两个汤,都是制作方法简单适合大锅炒的那种。

主食就只有馒头一种,不是纯麦粉的,而是麦粉和粟米粉混合制成。

几名小厮推着装满菜的餐车巡逻,随时续盘。

秦彦道所顾虑的有人吃饱了赖着不走的情况也发生了,不过陈景恪早就有了应对措施。

看场子的小厮会观察场上所有人,发现有人逗留不去,就会主动过来劝说:

这位客官,如果累了可以先去集市上转一转休息一会儿,等会再过来也不迟。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就都没脸继续赖在这里了,少数实在不要脸皮的就随他们去了。

如果这种赖皮太多影响了流水席的进展也不怕,屋里的捕快就是干这个的,有的是办法把他们请走。

对于这种人,百姓们也不会同情,只会认为干得漂亮。

外面的这三十桌是用来招待普通人的,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是不屑于坐在这里的。

陈景恪他们自然也考虑到这一点,在酒楼内部也摆了宴席,专门招待他们。

而且里面的菜花样更多,各种招牌菜全都摆了上来,甚至直接把菜单放了上来任凭顾客点。

至于如何判断他们的身份,很简单。

穿丝绸的人可以直接进,不穿丝绸的就需要证明自己的身份了,比如作首诗证明是个读书人之类的。

倒不是陈景恪非要搞什么三六九等,这纯粹是一种商业行为。

普通人都不富裕,是不会来高档酒楼消费的。

让他们参加外面的流水席,也不是指望他们会过来消费,而是希望借由他们的口把天然居和炒菜宣扬出去。

天然居真正的客户就是穿丝绸的人或者读书人,顾客就是上帝,自然要好好的招待他们。

甚至为了吸引读书人创造话题,陈景恪还设下了两道题:

“门口这幅对联若有人能对的上来,一个月内免除所有餐费。”

“大堂内亦有一副对联,若有人能对的上来,终生免餐费。”

但凡有点学问的人一听就都坐不住了,这要是对上来不光能免费吃饭,还能扬名啊。

只是当他们看到门口的对联,顿时就傻眼了。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很标准的回文对,强行对上来并不难,可关键是这副对联和酒楼的名字天然居相照应,这就不好对了。

一时间大家确实被难住了。

无奈之下只能来到里面,看那副能终生免费的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