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
崇祯缓缓说出一个名字,其实他对郑芝龙这个人是很佩服的,虽然他最后投降清朝,但是这也能理解,那时候整个大明都被清朝灭了,覆巢之下无完卵。
明朝除了郑和下西洋,其他时候执行的都是海禁政策,张居正时期废除了海禁后来又恢复了,明末这个时候欧洲都大搞海权运动,大西洋,非洲,美洲,南洋到处都是他们的船只。
明朝虽然退出海洋,但是民间海上势力扩张迅猛,代表人物就是福建的郑芝龙家族,在明末郑芝龙手下有3万多人,三千多艘大小船只,手下人员有汉人,朝鲜人,日本人,非洲黑人等各色人种,战斗力强大,他的势力范围遍布日本,台湾,南洋各地。
他就是当时东南沿海的海上霸主。
当时荷兰的东印度公司都不敢和郑芝龙对抗,因为之前郑芝龙打败过他们一次。他是大批量移民台湾的第一人,天启年间,福建发生旱灾,郑芝龙在福建巡抚熊文灿支持下,一次性就往台湾移民二,三万人,并提供耕牛器具。
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就是以台湾为根基,带兵反清复明,甚至打到南京城外。
有人说郑芝龙是海盗,残暴不仁,过往船只都要交钱。可是在崇祯看来,如果当时福建没有郑芝龙防备海疆,倭寇和荷兰肯定会侵犯福建沿海,到时候大明可就要三线作战了,南方也没有那么平静。
翻看整个明史,我们会觉得有点诡异,大明北方连不是旱灾就是水灾,流民遍布北方各省,到处都是饿死人的现象,卖儿卖女惨不忍睹,而大明朝的南方好像没什么战争,也没有大的饥荒。
大明北方和南方就像两个世界一样,直到张献终攻入四川,清军入关后,南方才发生激烈的战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发生在崇祯死亡之后。
“皇爷,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奴婢去南方哪里找他,”王承恩问道,全国的三品以上大员,王承恩都知道,郑芝龙他还真的不知道,其实北方很多当官的都没听说过郑芝龙这个人。
“他呀,是一个大海盗,”崇祯抬头,目光穿过屋顶,望向福建。“皇爷,找一个海盗有什么用,我大明有百万军队,何必要找他呢。”王承恩不解,这就是古时人的通病,天朝上国,看不起海洋,海上的都是穷山恶水。
“他可不是一般的海盗,现在东南海域就属他最强,”崇祯摇头叹息道,“一支拥有数万人的水师部队,每年收益上千万两,你还觉得他只是海盗吗?再说他现在也是我大明的官,任福建海防游击将军。”
王承恩和曹化淳震惊的看着崇祯,“皇爷,这还是海盗吗?人们不是说海盗都很穷吗?那些倭寇就是因为穷才到我们这里来抢东西,”王承恩疑惑道。
“是啊,皇爷,海盗都很穷的,”曹化淳也点头,“皇爷您这个不会搞错了吧?”崇祯的话真的巅峰他们的认知,海盗还能这么有钱,还有3万多手下,这不是海盗,这是一个小国家吧。
郑芝龙就是东南沿海名副其实的土皇帝,不过他这个人为人低调,也有自知知明,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当大官,光耀门楣,他的小名就叫“郑一官。”
“朕没有说错,你们也没有听错,可能他的实力比朕说的还强,你到了福建随便找个商人打听一下就知道了,”崇祯严肃道,“你到了福建找巡抚熊文灿,叫他帮你引荐。”
王承恩郑重的点点头。
“记住,不可摆架子,朕找他有大事,”崇祯叮嘱,山高皇帝远,如果惹恼了郑芝龙,虽然他不会来攻打京师,但是他也可以完全不理你,朝廷还拿他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