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说到沐闯大军拿下大理国,并且沐闯封为镇南王,镇守云南。
话说,浩成回到北京之后,召集内阁大臣,商讨如何应对北面的蒙古及东北方向的高丽国。其实浩成不是很喜欢每日早朝,因为君主了解国事,主要的渠道还是通过奏折,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发ail。
而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通常,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
要命的是古代除了早朝,还有午朝、三朝等。浩成是觉得没必要,弄得大家累嘛累死,重要的事情基本上没有的。所以浩成改了规定,五天一次早朝或者午朝特殊情况除外。平时如遇上重大事情,官员可以随时进宫禀报,如无大事可通过奏折禀报。
浩成之所以改这点,主要是因为在后世上班时,某公司天天开会,其实开会的本意是好的,意在解决问题。但是天天开会就会变成了为开会而开会!大家都坐在哪里,每天说干了什么没干什么,其实一点意义也没有!形式主义这个东西有时会害死人。所以浩成把例会这个东西搬到了现在,规定了五天一次,当然如有特殊情况则另说,这样的反而大大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还别说,自从浩成改了这个制度之后,百官的睡眠质量、工作效率都提高了不少!当然,除了少数比较懒惰的官员。
浩成对官员也采用历史上明代的“京察”制度,浩成统治下的官员也面临着考核的压力。为了加强对官员的管理,浩成规定每年要对南北两京的官员进行考察,谓之“京察”。京察时,四品以上的官员由皇帝亲自考察,四品以下的官员由吏部、都察院会同考察,如果考核不合格的官员,则会被直接罢黜,削职为民。
只不过历史上明代对四品以上官员的考察完全沦为了一种形式,因为京察的方式很有问题。京察主要就通过臣子写“自陈疏”的形式,由臣子自己向皇帝报告过去一年工作中的种种不足,希望皇帝能够罢黔罢黜自己。皇帝在看完自陈疏后,通常对臣子多加鼓励,然后将其留任。而到了浩成这里则对四品以上的官员除了写“自陈疏”的形式之外,还重点派锦衣卫明察暗访,有时浩成也会微服私访,最大限度的保证浩成的大明国运转的效率。
蒙古这边的铁木真在靖难之役时就开始扩大势力,当大明国成立时,铁木真已经统领了漠南、漠北、漠西蒙古,实力雄厚,拥有雄兵五十多万。当时浩成为了要处理西凉国之事,不愿两线作战,所以册封铁木真为蒙古大汗。
如今西凉国与大明已经签署了停战协议,而大理国也已平定。浩成始终觉得北面的蒙古乃是心腹之患,所以便想解决蒙古问题,就算消灭不了铁木真,也要削弱他的势力,不能让他与西面的西凉国联合攻打大明。
当天下午,浩成与众百官在奉天殿商议了半天,绝大多数官员主张暂不对铁木真用兵,理由是如果一打铁木真,西面的西凉国乘机东进怎么办?而且关外之地即使拿下了,也无法耕种土地,说白了,就是拿下了也是鸡肋!。
浩成说道:“既然你们不同意打,那你们觉得该如何是好!。”这时,外交部部长王之望说道:“官家,臣觉得可效仿汉唐和亲之事,臣听闻铁木真与官家同岁,但已有四子三女,长女火臣别吉射雕中华筝公主的原型年龄二十七。二子孛儿只斤术赤,年龄二十四。三女扯扯亦坚,年龄二十。四子孛儿只斤窝阔台,年龄十八。五女阿剌海别吉,年龄十八。六子孛儿只斤拖雷,年龄十一岁。陛下可让前朝平阳公主嫁给铁木真或者铁木真子嗣中的一位,如此两家皆为秦晋之好,铁木真也不会攻打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