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说到浩成率兵占领了汴京,并诛杀了史浩、陈俊卿等人,还灭了杨时十族、罗从彦、曹勋、陈康伯,朱倬等人九族。
话说第二日早朝,浩成在垂拱殿召集百官商议国事。只见浩成坐在龙椅上,百官们三呼万岁,那场面几乎跟真曹操没区别,甚至比当年唐高祖李渊进长安挟代王杨侑为帝那场面还要壮观。但是浩成并没有身穿龙袍,而是身穿战甲,毕竟眼下局势还不稳定。
不一会儿,两个锦衣卫便抬着一筐筐奏折以及众大臣往来的书信放置大殿。浩成缓缓走到百官面前说道:“这些都是之前本王命锦衣卫在你们各自家中搜出来书信,以及你们给皇上的奏折,本王昨天大致看了下,绝大多数都是支持皇上削藩!。”
还没等浩成说完,众大臣皆纷纷下跪,开始了互相推卸责任,有的说是受孝宗所迫,有的说是受谁的蛊惑,总之一句话,就是担心燕王处死他们。
浩成看到这个场面,其实心里觉得很搞笑,当然了也理解他们的感受。随即浩成大喝道:“诸位大臣,本王的意思是把这些奏折,书信统统烧掉!。”
此话一出,众人大惊,浩成看着这些人惊愕的表情,笑着说:“本王不怪你们,你们有你们的难处,本王并非是斤斤计较之人,只不过本王希望尔等以后能全新全意,辅助本王打理朝政!。”说完,浩成即命锦衣卫将这下奏折,书信又抬下去烧掉,众大臣皆拍手叫好,直呼燕王万岁。
浩成又问道:“刑部尚书包永年怎么没来!。”
这时,吏部左侍郎叶顒答道:“回燕王,包大人说是身体有恙,所以称病暂未上朝,至于六扇门四大捕头也都纷纷上书请辞,请求燕王准许他们告老还乡!。”
浩成怒道:“反了,眼下正是朝廷用人之计,六扇门与包永年竟敢称病请辞,传皇上口谕,所请宜不准,令他们明日上朝!。”随即燕王身旁太监便前去传旨。
叶顒又说道:“王爷,眼下西凉军正在猛攻潼关,不知王爷有何应对之策。”浩成回道:“这个你们不用担心,西凉国此次入侵,无非就是趁我大宋内乱,想趁火打劫,如今内乱已平,再加上潼关现在有军马不下五六十万,只要我军据守险要,西凉兵一时半会儿还拿不下。”
一个月后,各地守将皆收到汴京来的诏书。知燕王已经拿下了汴京,而且孝宗又令燕王监国,大家虽然都知道燕王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无奈圣旨以下,大局已定。再加上西凉国入侵,各地督抚,守将不忍大宋朝内乱,所以皆遵行圣旨。
至于岳飞与虞允文,虞允文态度很明确,毕竟燕王以孝宗的名义敕令岳飞与虞允文大军各自返回驻地,而且其实双方将士本身就不想再打内战,孝宗还下旨替燕王查清前代宗遇刺一案,还燕王清白,虞允文奉旨意指挥麾下军马各自返回驻地,加之虞允文本身就对李侗这个人恨之入骨,虞允文的性格是宽厚不校,他是属于爱国家爱过君主的一个人,说白了他和叶顒一样,只要对老百姓,对这个国家好,就拥护谁。所以虞允文就地处决李侗后,便返回汴京。
但是岳飞的心态则是五味杂陈,他的内心是既想忠于百姓,又要忠于君主。这些日子,岳飞也一直想着浩成的话,到底是先忠于百姓还是先忠于皇上。
如果先忠于百姓,则浩成无疑是对的,浩成虽然说话离经叛道,但是他确实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这点上其实浩成比孝宗更高一点,因为孝宗在皇家和百姓之间,他还是会选择保住皇家。毕竟赵家江山是从周世宗柴荣手里夺回来的,所谓得国不正,就是这个道理。
而浩成是奉天靖难,名正严顺,况且燕军进京之后,浩成也并没有对孝宗不利,反而是给孝宗吃好喝好,眼下仍然是赵家江山,岳飞思来想去,还是先遵圣旨进京。
驻守讲武城的燕军第五军、第六军与炮兵师的将士们得知燕王拿下了汴京,个个欢欣鼓舞。又得到燕王军令,众人火速领军前往汴京。北京城的安娘等人也得知燕王拿下了汴京的消息,北京城是浩成在这个世界的家乡,浩成为燕王时就时常微服私访,和北京城的百姓感情都很好。
老百姓听说燕王拿下汴京,皇上又下诏替燕王平反,开心得就跟过年一样。安娘与银瓶等燕王众家眷,还有郭文,王珏,范直清,陆游,高云忠、耿爽,朱貌皆奉燕王之令赶往汴京。
又过了一个月,燕王的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第五军、第六军及炮兵师皆来到了汴京,但为了不扰民且与第一军都驻扎在汴京城外,各部也都得到了补充。
第一军由三万六千人扩充至五万人并配属了四千人规模的战车和火炮部队,其中冲击式战车两百辆,床子弩车两百辆,一百辆虎车宋代战车,一百辆如意战车,红衣大炮五百门,佛郎机大炮四百门。
第二军由一万五千人扩充五万人,但是装备略有不同,不但有御用的唐横刀,还有鸟铳、赛贡铳,虎蹲炮。三种机动性很强的火器,在当时最为精良,不但杀伤力大,还可适应各种复杂地形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