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铁甲,手持长枪,廖化统帅最后一批突袭部队,离开宜都城下的包围圈。
为了这一次突袭,除了零陵兵和辅兵,汉军动用了武陵兵的绝大多数战兵参战。
留守围城阵地的,除了老弱残兵,只剩下那些随军民夫。
廖化离开之前,宜都南城响起轰鸣的鼓声。
习宏确实服从廖化的命令,汉军的投石进攻准时开始。
快到黄昏的时候,廖化带兵赶到了江东军营地西墙之外。
汉军先行部队已经到达栅墙下,两军依托栅墙,进行攻防。
廖化统帅的千人队,不仅是最后一支赶到战场的汉军队伍,也是全军唯一预备部队。
将士们原地待命,检查装备。
廖化并没有立即下令预备部队投入战斗,反而观望起战局。
一切正在按计划进行,根据事前部署,汉军会利用兵力优势,四面强攻。
部将们忠实的执行了命令,以江东军营地为中心,整个战场都回荡着厮杀声。
营内射出零星矢箭,但是,江东军的这些挣扎手段,却几乎没有取得效果。
箭矢没入人群里,很快消失不见。
双方将士利用栅墙的缝隙,使用兵器对战。
骑在马上,廖化居高临下,俯瞰起战场。
江东军寨墙,完工时间并不久,还没来得及加固。
在汉军主力合围之前,营地也曾遭到汉军斥候的破袭。
摇摇欲坠的栅墙,似乎坚持不了太久。
只要江东军的栅墙失守,敌兵就必败无疑了。
战局对汉军有利,廖化选择观望。
汉军兵力充足,足以强攻宜都,攻陷面前的临时营地,更不在话下。
仅仅廖化面前的这处栅墙上,汉军兵力的密度就已经很大了。
采用四面围攻战术,并非廖化不懂围三缺一的道理。
汉军的目的很纯粹,不惜一切代价,全歼营地内这伙敌兵。
江东军没有束手就擒,依托栅墙进行抵抗的同时,营地中升起滚滚浓烟。
守军似乎打算向宜都城的江东军求援。
廖化并不看好徐盛的做法。
宜都守军没有和江东军援兵建立起联系,孙桓恐怕还不知道徐盛的消息。
这场求援,未必会有效果。
廖化还是很沉得住气,预备兵继续休整。
廖化的做法很正确,在这处狭小战场上,汉军投入了的兵力不少了。
贸然把预备队派上战场,对战局的影响很小。
既然这样,不如持续观望,等待更有利的战机。
没等多久,面前的防线就出现了破绽。
一段木栅轰然倒塌,江东军防线出现了缺口。
围绕着缺口,两军将士展开更惨烈的攻防。
汉军攻营士兵想冲进去,守营的江东军士兵同样朝着缺口集中,进行坚决抵抗。
不论江东军怎么努力,都无法扭转颓势。
缺口越来越大,江东军难以招架,不断有汉军士卒杀进营内。
栅墙的其他位置,同样出现了新缺口,一节节木栅栏被推倒。
汉军取得进展的方向,也不仅仅是西面营墙。
营地的其他几个方向,先后派回士兵报捷,汉军彻底攻进营地。
认为时机成熟,廖化命令预备队将士们出击。
到达缺口处的时候,战场的中心,已经向营地内侧转移了。
为了加快入营速度,廖化命令将士们推倒剩余营墙。
等到最后的障碍解除,廖化一声令下,将士们冲入营地。
形势比廖化预料中更好,其他三个方向的攻营汉军主力,同样杀进了营内。
江东军遭受合围,被挤压在一起。
江东军败局已定,终究没有彻底崩溃,依旧有和汉军鱼死网破的可能。
而且,只有全歼这支敌兵,汉军才能把部队调回宜都城下。
击溃敌军的最快方法,就是瓦解敌军的指挥系统。
廖化很快就找到了“徐”字将旗。
找准方向,廖化下令进攻,他的目光转移到了眼前战场。
汉军的进攻很顺利,朝着敌军将旗位置不断突进。
江东军节节败退,难以抵挡。
廖化仔细观察起附近的江东军士卒。
不少江东军士兵神色慌张,面露疲色,这些人明显是兴奋劲已过的新兵。
部分敌兵紧紧握住手上的兵器,警惕的盯着不断接近的汉军士卒。
由于过度紧张,士兵体力流失严重,脸色异常惨白。
另一些敌兵,在没有看清楚汉军位置的情况下,胡乱挥舞着手中的兵刃,有些人险些砍中身边的战友。
汉军老兵很快击败了这些经验不足的江东军新兵。
江东军倒也并非所有士卒都是新兵。
廖化面前不远处,通往徐盛将旗的必经之路上,有几名敌兵,围成一个小型圆阵。
少数敌兵的抵抗,虽然无法改变败局,却能够干扰汉军进攻节奏。
这伙敌兵手持的,都是江东军制式武器,士兵们互相掩护侧翼。
廖化判断,这些士兵们都是江东军老兵。
圆心位置,站着一名披甲壮汉,似乎是这伙敌兵的什长。
军官面朝着廖化,嘴里似乎还在呵斥着什么。
汉军已经发起了进攻,但却没能立即击垮面前的敌兵。
廖化没有选择袖手旁观,弯弓取箭,瞄准那名江东军军官。
廖化瞄的很准,很可惜,最后关头,敌兵军官突然侧身,试图拍打身边的一名士兵。
这一躲,箭矢从壮汉的脸颊擦过,射中了对方身后的一名士兵。
廖化的攻击刚刚结束,空中又飞过三支矢箭,射向披甲军官。
廖化并不是唯一动手放箭的人,现场还有其他汉军射手瞄准了那名壮汉。
军官有铁甲防身,虽然中箭,却似乎没有受伤。
但是,没等敌军军官进行躲藏,或者,进行反击,廖化的第二支箭射了过来,贯穿了军官的脑袋。
廖化射击敌兵的时候,他也成为了敌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