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章:军号(1 / 2)再生于明初首页

为了向沿海地区发展,至正24年4月初,刘璎命展七雄去福建管理各处商铺,更主要的是建一个造船厂生产冲锋舟。冲锋舟是现成的产品,刘璎建船场的目标是造更大的船,他一直盯着海洋贸易。

展七雄还带着几个人和近期需要的一批银两,他们只是单程旅行,眼下浙江还平静,于是就没必要翻山走陆路,而是乘坐一条船沿着瓯江顺水而下,出海沿着海岸线向南到福建。这样走便利还安全。

他们去福建的话题先放下。

刘诠来找刘璎,说是有人禀报说新的火药做出来了,样品已经送到了护庄队。因为他也知道这是刘璎很关心的,所以立即来找刘璎,一起前去观看新火药的使用效果。

这一次改进并没有改变黑火药的配方,只是在矿石筛选、操作管理等方面下了一些功夫,目标是让火药更纯净。宁可提高制作成本也不能粗制滥造。此外还让他们生产用于包装火药包的硝化棉布、硝化纸,这当然也是为了减少炮膛里的渣滓。

刘璎有现代的知识但他也不是万能的,对于化工、火药就是外行,因此他无法指导制作更先进的火药,比如黄火药。

现场的火炮都准备好了,火药都放在专用的木头箱子里。火药的包装也在改进,包装箱就是新制作的,专用于火药,便于保持火药的纯净也便于运输。刘诠和刘璎走到近前观看,箱子里的火药都是一包一包的,排列整齐规矩,包火药的布都是经过硝化处理的。火药箱子大约一尺半见方,分量不重,是为了在战场上便于搬动。看到这些,刘璎很满意,看来火药工匠们真的用心了。

刘璎也看了看炮膛,还没开始打炮,炮膛里当然是干干净净的。

刘璎对刘诠说道:“三叔,都准备好了吗?打几炮试试?”

刘诠命令家丁准备,然后他们叔侄两个后退到圈外,看着家丁们操作。

时间不长,家丁头目向刘诠请示:“三爷,炮准备好了,现在开炮吗?”

“好,打一炮就停下来,我们要检查炮膛。”

“是!”

轰的一声炮就打响了,过后炮口还冒着青烟。刘诠叔侄俩赶紧上前,他们要看炮膛内的残留物。

炮手们移动火炮,让炮口冲着阳光,刘璎凑上前去仔细观看。旁边的炮手赶紧提醒:“大少爷小心烫着!炮口很热。”

刘璎冲炮手点点头,表示感谢的意思。他朝炮口里边看,见还有残留的烟,看不清楚。刘璎随手拿来清理炮膛用的钎子向里边试探,他感觉应该是比较干净,残留物不多。

过一会,炮膛里的烟消失了,能看清了,确实干净了许多,起码没有大块的渣滓。

“好,好,不错。”

刘诠也在看,显然他很满意,然后他示意炮手们继续。

炮手们擦炮膛的时间明显短了。刘诠命令再连续打三炮。

刘璎在旁边看着,开炮的时间间隔明显缩短。现在没有表,他估摸着两三分钟可以打一炮,与原来比较,准备时间至少缩短一半以上。刘璎很有成就感,试验说明这一次对火药的改进是成功的,火炮的效率明显提高了。

刘家现在还是只有三门虎蹲炮,假如效率提高一倍那就相当于六门炮的火力了。

火铳也使用同样的火药,只不过,火药的分量少,药包小而已,其他的没什么区别。

火铳也进行了射击试验。以往火药是装在袋子里的,用勺子灌入枪口,药量就靠勺子控制。同时还要装好引火的药捻子,用探子捣实,然后填充子弹,一般是散碎的铁球或砂石。打一枪之后同样需要清理擦拭枪膛。

现在的火药是用硝化的纸包的,拿一包塞入枪膛,比散装火药方便快捷。每打一枪也要清理枪膛,但是残留物比过去明显减少,擦枪膛的速度就快了。

原来需要三五分钟才能打一枪,现在缩短为一分钟,在紧急的情况下,还可以连续打上几枪无需清理枪膛,射击速度明显提高了。

刘诠显得特别的高兴,只是碍于身份,不好过分表现出来。

这是一个成功,虽然步子不是很大。可是这个成绩需要巩固下来,不能过一段时间,又习惯性的回到了原状,那不是白干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