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母从动心变成了坚定这场婚事也就基本可以定下来了。
对于这个二弟的婚事,冉佳仪只是静静观望着,并不准备阻止。
至于张大柱这个死心眼的对这些则是完全不上心。按他说的话弟妹的事情自有爹娘操心,他只要做好家里的活儿也就好了。
冉佳仪对他这样大的死心眼没有办法,因为对方就是这样一个人可也是这样的人勤劳能干、朴实憨厚本应该拥有一段很好的生活、幸福的一家子的,但现实却是为了承担家中过得重担,早早就被生活压弯了脊梁。
张家田间地头的活,张大柱一个人起码承担了一大半这也是前世张大柱身子早早就熬坏了的原因,做的多、吃的又跟不上,长久下来可不就不行了嘛。
冉佳仪到来之后也就没有纵容张大柱再这么死命干活了,时不时还给他补补,也不至于让人亏了身子。
说起来,张家四个男人除了在外读书从来不参与劳作的四弟之外张父年纪还没有大到干不了活儿,张二柱年纪也逐渐大了起来,张大柱确实也不需要再这么劳心劳力的。
而且,张家赚来的钱财多数都是用给四弟读书其他人都是不大花钱的就是现在张家唯一一个孙辈,过得日子也就一般般了,并未因为长子长孙的身份有什么优待。
可以说,是真正的举一家之力供一个读书人。
张大柱的牺牲完全没有给自己争取来任何的利益,但是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不公平的。
张家现在还算平静,是因为还没有什么大的利益纠纷,而再过几年,随着各人都有了自己的小家、乃至子女,矛盾也会越来越多。
说到底,这种牺牲自己利益、供别人读书的行为,只有在见到切实利益的时候才能长久,而一个穷秀才带来的远远不够弥补这份牺牲。
这才是张家的矛盾越来越激烈的原因。
尤其前世在后来,随着二房分家出去单过、张父逐渐老迈之后,一大家子的压力都积攒在了老实的大房一家子身上,逐渐压垮了大房两代人。
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这种情况,冉佳仪心里也清楚,只有两种解决办法。
一种就是如同二房一般,直接分家,甩开读书郎的大包袱,另一种就是干脆直接断掉四弟读书的道路,那样自然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包袱了。
只是,这两种办法都不是轻易能实现的。
冉佳仪很是头疼,但这也急不来。
因此,冉佳仪来到这里之后,也没有大的动作,只是略微改善一下自己一房的生活条件罢了。
而接下来,二房也即将成婚,大房的压力相比想必会少很大一部分,冉佳仪暂时也只能这么期待一下了。
花媒婆带回来的好消息,让原本气氛略为紧张的张家,也有了几分和缓的迹象。
此时正是农闲的时候,家里索性无事,张母将人选定了下来之后,便也准备开始将事情办起来,毕竟儿子年纪也不小了,更何况,明年小儿子就要参加考试,事多、花钱也多。
儿子娶亲到底是喜事,即使儿媳妇的人选不是特别满意吧,但张母还是热热闹闹的办了起来,也是希望给来年小儿子的首次考试带来一点喜气。
虽然之前李家就说过不要聘礼,但是,张家也是要面子的,里子可以没有,面子却必须要有,因此,聘礼应该有的小东西还是有的,只是不会有真金白银,这些东西也是要带回张家的。
张母就这样忙了起来,连带着冉佳仪这个作为大嫂的也要跟着忙起来。
在谢家的帮工日子就这么结束了,冉佳仪正式回归了张家。
至于原本记账的活,冉佳仪交给了谢家二嫂,脑子灵活的人赚的也快,冉佳仪走后,谢家三嫂也走上了一起去摆摊的道路,一家人也算是齐全了。
这时,也显露出将生意交给娘家的劣势了,到底不是自己手中的,张家才不会那么在意呢,但是冉佳仪也想得开,交给娘家还有得便宜占,要是真的交给了张家,那就全进了张母的荷包了。
而且,娘家占了她的便宜,总要给她撑腰吧,就是原本对她没有什么感情的三个嫂子,过去那段时间,对于冉佳仪的态度也好了不少。
这就足够了,至于赚钱的生意,只要有机会,冉佳仪觉得自己总是能想到更多的。
在张家的紧锣密鼓下,张二柱的婚事就这么提上了日程。
张家给李家的聘礼其实也很寒酸了,除了面子上必须要有的一些,聘银是一分也没有的,更为尴尬的是,李家姑娘据说也不会有嫁妆。
面上倒也真真的门当户对了。
至于私下里有没有,那就不好说了,毕竟之前李家之前可都是由这个大女儿做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