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郊外的一处镇上。
镇上的基础设施很一般,一眼看过去,大街杂乱。
随处可见摆摊的人,向过路的人吆喝着生意。
又卖水果的,卖蔬菜的,卖小吃的,卖衣服的,卖小玩意儿的,应有尽有。
全部摆着地摊,看起来热热闹闹的。
市井的气息十分浓厚。
沐父和沐母出现在大街上,他们路过一处水果摊,停留了一会,买了一袋水果。
然后继续往前走,覃琳手上还端着个保温盒。
两人似乎是经常来,对周围的环境十分熟悉。
拐过热闹的小街,人也越来越少,变得十分安静。
很快,他们来到了似乎是租赁车辆市场的地方。
那里停了许多的三轮车。
车夫们一边在等客,一边闲聊着。
“老杨。”
沐新冲着人群里喊了一声。
“沐哥嫂子,你们来了。”
来人头上戴着一顶草帽,脚下穿着一双灰布鞋,衣服有些皱皱巴巴的。
真真是十分的接地气。
沐新朝着他笑道,“新年好。”
覃琳:“新年好,老杨。”
老杨摘下帽子,笑了笑,:“你们也新年好。”
“今天,又得麻烦你送我们过去了。”沐新拍了拍他的肩膀,递给老杨一支烟。
老杨摆了摆手,“哪的话,是你们夫妻俩一直照顾我生意。”
沐新看到老杨接过他的烟,只是放到鼻尖闻了闻,直接把眼架到了耳朵上。
“怎么不抽?”沐新疑惑的问他。
老杨嘿嘿一笑,“最近打算和老婆要个孩子,听说吸烟对要孩子不好,这不只好忍着。”
覃琳抿嘴笑,“那确实还是尽量不要抽的好。”
“行,你们上车吧,我送你们过去。”
将近开了一个小时的小三轮车,来到了一处山脚下。
周围很僻静,人烟稀少。
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能通行。
“老杨,我们就在这里下车了。”
沐新说完这句,准备下车。
“行,那你们慢点。”
老杨熄灭了油门,也从驾驶位上下来。
覃琳把钱塞到他手里,“拿着吧,大过年的,出来讨生意都不容易。”
“嫂子,你这给多了。”
“不多,回去给孩子买点吃的玩的。”
说完夫妻俩提着东西往小路深处的方向走去。
老杨握紧手里的钱,眼睛有些泛酸,看着沐新覃琳离去的背影,低声喃喃:“都是好人。”
直到看不到他们的身影,老杨才重新转身上了车。
说起来,认识这对夫妻俩也是一些巧合,三年前,正值炎夏,天气很炎热,为了生计,他依旧是准时来到租赁市场,等待客人,他也好拉点活。
中午时分,大家都去快餐店吃饭,只有他一个人蹲在车里,怀里是早上买好的大白馒头。
座椅上放着一只水壶,这是他每天离家,他老婆给他装好的水。
午饭基本上就是馒头就着水。
他也从来不去快餐店是快餐,8块一份的午餐,对他来说,很昂贵,他舍不得。
正当他吃下最后一口馒头,听到有人在问他,“师傅,送人不?”
外面烈日当头,一对夫妻打着一把伞,站在他的车旁,问他。
“送,送,上车吧。”
老杨咽下馒头,心里有些激动。
他没想到,正午时分,正是大家热得都不想出门的时间,还会有生意上门。
说起来,从今天出门到现在,他一趟生意都还没拉到。
这种天气,大家都不乐意出门,就算出门,大多都是手机上打车,又有空调吹,谁乐意热烘烘的来坐他们这些破三轮。
拉一趟生意,起码今天的油钱就有着落了,再多拉几趟,娃们的学费饭钱也有个盼头了。
“你们要去哪儿啊?”
老杨坐在前面,热得汗水一滴一滴的往下滑,他时不时的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
“师傅,我们去平山,路有点远。”沐新有点担心老杨不识路,“师傅,你知道怎么走吗?”
“知道的。”老杨扭头朝着他一笑。
从镇上到南山,开上小三轮也要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
只是那边偏僻,路不是很好走。
“师傅,到那多少钱?”
“四十块。”
沐新一愣,“四十块?”
覃琳也似乎有些没有想到的样子。
老杨见两人的表情不对,急急的解释道,“我没多收你们钱,那边的路都不好走,也远,说句实话,很多人都不愿意开车带人过去,你们换别家,也不便宜的。”
“而且我也没有多收你们的。”
沐新一笑,“师傅,您别急,我们不是说你收的贵。”
这师傅,倒是实诚。
这么热的天,要开这么远的路,居然路费才收他们四十块。
来之前,他们打听过,打个车,要花一百五块,而且还要在5公里的地方下车,因为一般普通搭客的小车无法深入进去,在马路边就要下车了。
因为偏僻,连公共汽车都没有。
其他的三轮车都要收八十块的。
听到不是嫌他收费贵,老杨稍稍放了心。
路远,一路上聊聊天,竟然也不觉得那么烦闷和燥热。
从聊天中得知,老杨家里有三个儿女,都是老来得子,三胞胎,现在正是念书的年纪。
为了子女,老杨每天都挣命拉活。
一般坐他的车,车费都比别人便宜点,但也不敢便宜太多,不然容易被排挤,到时候,可是一点活路都没有了。
这些都是底层劳动者的生活经验和技巧。
因为,这个月行情不好,生意惨淡,这又是今天第一单,大家都没在,他才敢是报了个低价。
后来,因为熟悉了,每年沐新夫妻俩都会找老杨送他们去。
而每次,沐新都会按市场价给老杨应得的车费。
春亭包厢里,沐心阳一进去,里面已经有很多人。
氛围融洽。
“沐心阳?”
一道不确定的声音从人群中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