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俩边喝茶边聊天,聊过之后心情好了很多,就起身告辞离开,出门的时候看见陶依身边的小丫鬟站在院子里,后者赶紧行礼,沈卿没说话点点头离开,小厮张念送她至门口。
回到烟波斋时,春娘带着人回来,只因为她出门问的一句话,春娘回来都没敢离开一直等在耳房,听到大娘回院子的消息,赶紧放下手里的杯子,起身抹平身上的褶皱,往上房走去。
见到大娘行礼问安,偷偷看看她的脸色,可也没看出什么,只要硬着头皮回话,说起大娘子谢瑾表达感谢,说完这些声音有些发虚的说:“奴婢去西大街看过谢师傅和邢娘,谢师傅给您写了封信。”说着双手把信捧过去。
看着手里的信封,突然笑了,“最近让你们担心了,没事,你回去歇着吧。”
春娘听完心里松口气,告退离开正院,回后巷的下人房。
沈卿打开信,脸上带着笑容看信,守在旁边的宝春、宝夏没有春娘那么放心,内心忐忑的守着,看完后把信又装回去,交给宝夏让她放到书房的桌子上。
起身说:“宝春你不用担心,准备水吧,洗漱早些睡觉,明天还有的忙呢。”说完往内室去。
……用过朝食,照旧先练半个时辰的字,才换上衣服往正院去,到的时候长嫂在处理家事,她就坐在旁边的坐榻上喝茶、发呆。
终于处理完日常,让崔娘把明日的菜单递过来,她接过来看了看,点头表示知道,陶依说:“厨房那边主要是崔娘盯着,你过去巡视一下就行,今天开始备菜,明天上午开始提前准备,宴席设在下午,你二嫂明天用过朝食过来,明天的事就麻烦你们了,本来我怀着孕不应该操办这些,可是你大哥,年初刚升的侍郎,接着这个机会算是庆祝一下。”
沈卿点头:“大嫂不用解释,小妹都明白,明天肯定配合好二嫂,不会让您办的宴席出差错。”
陶依屏退了身边的人,沈卿也让丫鬟都退出去,“小妹,等过了三月三,你什么时候回庄园?大嫂不是要撵你,只是孙掌柜那边等你的消息定出发的日子。”
她点点头说:“等到下个休沐日,大哥会送我回去,让孙掌柜的顶好日子提前两天派人送消息过去。”陶依笑着说:“那就辛苦小妹了,等到端午节前你就搬回来住吧,到时还要再辛苦小妹管几个月的家。”沈卿笑笑没说话,说是让她帮忙管家,大多数都是孙嬷嬷带着崔娘、安娘一起在管,平时她就跟个吉祥物一样坐在西厢房里,偶尔查查账就行。
看着没什么说的,起身告辞,出门的时候吩咐崔娘,下午用点心前会过去厨房看看,希望所有生的食材都能洗净、切好。
不再没事在抄手游廊里花圈,缩在书房里发呆,这样身边的人就不担心她,回来的时候交代宝春到时间叫她,就回书房去了。
带着丫鬟象征性的去厨房走一圈,四处看看、问问,就回来继续宅着。
转天上午的点心刚吃过,二嫂谢瑾就过来了,主要是为了感谢她送过去的玻璃大瓮,这个时代贵族阶层都能用上玻璃制品,可大多都是用来当随身饰品,日常用的摆设用的很少。
玻璃坊管事,还是大哥当初刚当差的时候救的人,按理说有制作玻璃手艺的人,轻易不会流落在外面,这个管事当初是偷学的手艺,上面的管事不知道,后来主人被抄家,他这样的普通仆人都被发卖,发卖的时候生重病,就直接被扔在半路上,沈闻看着他躺在路边,就想起阿耶和阿娘,当初马车翻落,如果有人能伸出援手是不是也不会走那么早,就把人救回庄园养着,后来还是沈卿发现他会做玻璃的手艺,就建个玻璃坊,研究了很久才做出成品,能够正经做出成品的东西也就是这一两年的。
姑嫂俩聊会天,各自带着人一起往正院去了,今天要和两位嫂嫂用午膳,下午申时正就会陆续有客人上门。
沈卿则是要去厨房看看进度,瑾下午要查看宴客各处的准备情况,还有宴客的伶人是否妥当沈家伶人就是几个歌姬、舞姬还有几个乐器演奏的年轻女孩。
各处都检查完毕,她要回后院重新梳洗,在厨房转一圈,或多或少都沾染一些烟火气。
申时两刻的时候沈卿又来到正院,刚坐下喝茶,就有小丫鬟过来报信,沈侯府的夫人及两位娘子过来了,谢瑾跟沈卿赶紧往二门去,这次宴请需要她们出门的也就是,沈侯府、宁侯府、两位嫂子的娘家,还有就是吏部尚书的家眷,地位低于沈闻的只需要孙嬷嬷在二门守着就好。